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鄱阳湖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滨湖地带,也是人口、社会、经济要素比较密集的地区,是江西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粮、棉、油、水产品生产基地。频发的水旱灾害严重制约着湖区农业和农户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湖区农户致贫的主要原因。如何提高农户抵御灾害风险能力,提高农户的生计水平,拓展农户的生计策略,提高农户可持续生计的能力是湖区应对自然灾害,实现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湖区农户水旱灾害脆弱性分析为背景,以江西省永修县为研究案例,通过对全县754户农户进行的入户抽样调查,采用访谈等方式获取了该地区农户生产生活资料,运用DFID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结合该县地域特征和农户特征,选取了18个可持续生计的评价指标,以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构建综合评价模型,进而探讨湖区农户的可持续生计效益。以收入构成的不同将农户分为纯农户、农业兼业户、非农兼业户、非农户,分析不同类型农户可持续生计水平的差异。结合分析生计策略,运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五大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在被调查的754户农户家庭中,其中有209户经常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其中受到的水灾的有181户,占经常性受灾农户的86.6%,旱灾22户,占经常性受灾农户的10.53%,还有其他少数农户受到地灾和野生动物的威胁,仅占经常性受灾农户的2.87%。(2)在754户农户中,生计资本总指数为0—0.2的有61户,占8.09%,绝大部分农户的生计资本总指数在0.2—0.4之间,其占到了所有被调查农户的51.86%,生计资本总指数在0.4—0.6间的为37.00%,生计资本总指数大于0.6的最少,仅占所有被调查农户的3.05%。总体来说鄱阳湖区农户可持续生计水平较低。(3)不同类型农户生计资本总指数略有差异,表示不同类型农户可持续生计水平存在差异。四种不同类型农户的户均生计资本总指数大小依次为非农兼业户>非农户>纯农户>农业兼业户。(4)农户的生计资本构成直接影响到农户生计策略的选择。自然资本和物质资本丰富的农户更愿意选择农业生产作为生计策略,而对于农业兼业和非农兼业的生计策略选择,自然资本和物质资本的多少予其没有显著的影响,更多的是依赖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一般劳动能力强、受教育水平高,金融资本高的农户家庭更多的选择农业兼业和非农生计策略,因此其生计策略朝着非农化发展。(5)为了提高农户的生计水平,应该拓展农户的生计策略,推进生计的非农化发展、农业化生计策略的专业化、完善社会保障体制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