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感染是急性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21%~65%,往往加重病情,影响预后。2006年Vargas等称这种感染为脑卒中相关性感染(SAI),其发生与众多因素有关,脑卒中尤其是重症脑卒中诱导的免疫功能抑制可能是其重要的内在因素。Prass等发现脑卒中后免疫抑制主要表现为细胞免疫抑制。T细胞是细胞免疫的重要应答细胞,根据T细胞的功能及其表面CD抗原的表达可以分为T辅助细胞CD4+及T抑制细胞CD8+。T细胞亚群检测是细胞免疫检测的重要方法之一。对外伤和手术后等患者的临床研究表明,细胞免疫抑制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有关。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及其对SAI的预测价值,了解脑卒中后细胞免疫功能抑制与脑卒中病情严重程度及感染并发症发生的关系,从免疫方面为脑卒中相关性感染这一并发症提供新的防治策略。
方法:进行前瞻性研究,入组该院于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诊断标准,均经头颅CT或MRI证实诊断的发病时间在36小时之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感染的诊断符合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院内感染诊断标准。随访观察时间为两周。患者入院后即对其进行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评分,即NIHSS评分;并在患者入院后的24小时内根据临床检验结果完成APACHEⅡ评分。入院第二天清晨抽取外周血,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弧群检测入院第二天清晨取肝素化静脉血1ml于4℃保存,4小时内送流式细胞实验室,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采用Cell Quest软件系统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结果表示为T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的比例(CD3+的百分率),辅助性T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的比例(CD4+的百分率),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的比例(CD8+的百分率)及CD4+/CD8+比值。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其中T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的比例(%),辅助性T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的比例(%),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的比例(%)及CD4+/CD8+比值均以-x±表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左侧病灶组与右侧病灶组,轻症组与重症组等两组间上述指标的比较采用t检验。不同组别之间感染的分布采用卡方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IHSS评分分值,APACHEⅡ评分分值与T细胞相对计数之间采用Spearman非参数相关检验。以P<0.05为筹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接受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检测T淋巴细胞百分率及辅助性T淋巴细胞百分率对其SAI发病的预测价值。
结果: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共入选符合标准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5例。入组患者年龄在65-91岁之间,其中男性31例,女性24例;左侧大脑半球病灶患者25例,右侧大脑半球病灶患者20例,脑干及小脑病灶10例;其中轻症组29例,重症组26例。感染患者28例,未感染患者27例。感染发生率为50.91%。包括肺炎12例,急性支气管炎11例,泌尿系感染6例(其中3例患者同时合并肺炎),导管相关性感染2例。
1、感染组与未感染组NIHSS评分及APACHEⅡ评分比较入院第一天的APACHEⅡ评分及NIHSS评分在非感染组和感染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感染组入院后当天的NIHSS评分为15±6分,未感染组6±4分,感染组入院后24小时内的APACHEⅡ评分为12±3分,未感染组6±3分。二者在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CD3+T细胞百分率(1)轻症组和重症组:NIHSS<10分组患者CD3+T细胞百分率为(70.11±9.32)%,NIHSS≥10分组患者CD3+T细胞百分率为(62.32±8.91)%。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03)。
(2)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感染组患者CD3+T细胞百分率为(63.42±8.84)%,非感染组患者CD3+T细胞百分率为(69.55±10.0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左侧病灶组和右侧病灶组:左侧病灶组患者CD3+T细胞百分率为(67.10±10.08)%,右侧病灶组患者CD3+T细胞百分率为(65.28±10.66)%。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4)男性患者组和女性患者组:男性患者组CD3+T细胞百分率为(65.65±8.91)%,女性患者组患者CD3+T细胞百分率为(67.51±11.17)%。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CD4+T细胞百分率(1)轻症组和重症组:NIHSS<10分组患者CD4+T细胞百分率为(40.87±7.16)%,NIHSS≥10分组患者CIM+T细胞百分率为(34.49±6.61)%。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感染组患者CD4+T细胞百分率为(35.34±7.10)%,非感染组患者CD4+T细胞百分率为(40.46±7.24)%。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左侧病灶组和右侧病灶组:左侧病灶组患者CD4+T细胞百分率为(38.34±6.60)%,右侧病灶组患者CD4+T细胞百分率为(36.83±8.49)%。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4)男性患者组和女性患者组:男性患者组CD4+T细胞百分率为(37.66±7.89)%,女性患者组CD4+T细胞百分率为(38.13±7.24)%。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4、CD4+/CD8+比值:
(1)轻症组和重症组:NIHSS<10分组患者CD4+/CD8+比值为1.54±0.57,NIHSS≥10分组患者CD4+/CD8+比值为1.22±0.33。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感染组患者CD4+/CD8+比值为1.23±0.38,未感染组患者CD4+/CD8+比值为1.55±0.56。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左侧病灶组和右侧病灶组:左侧病灶组患者CD4+/CD8+比值为1.40±0.49,右侧病灶组患者CD4+/CDS+比值为1.36±0.53.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4)男性患者组和女性患者组:男性患者组CD4+/CD8+比值为1.38±0.44,女性患者组CD4+/CD8+比值为1.40±0.58。两组之间比较筹异无统计学意义。
5.CD3+T细胞计数,CD4+T细胞,CD4+/CDS+比值和NIHSS评分,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后CD3+T细胞百分率和NIHSS评分具有负相关性,且有统计学意义。CD4+T细胞白分率和NIHSS评分具有负相关性,且有统计学意义。CD4+/CD8+比值与NIHSS评分之间的负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后CD3+T细胞百分率和APACHEⅡ评分具有负相关性,且有统计学意义。CD4+T细胞百分率和APACHEⅡ评分之间无明显相关。CD4+/CD8+比值与APACHEⅡ评分之间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
6.T淋巴细胞百分率及辅助性T淋巴细胞百分率对脑卒中相关性感染的预测价值通过ROC曲线对T淋巴细胞百分率,CD4+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进行分析后,其中入院后第一天外周血T淋巴细胞占淋巴细胞百分比低于63.09%对SAI的发生有预测价值,敏感性77.8%,特异性57.10%,ROC曲线下面积0.675,P=0.026,95%CI0.529-0.820。入院后第一天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百分比低于35.07%对SAI的发生有预测价值,敏感性81.5%,特异性60.70%,ROC曲线下面积0.693,P=0.014,95%CI0.551-0.835。入院后第一天外周血CD4+/CD8+比值低于1.22对SAI的发生有预测价值,敏感性70.4%,特异性64.3%,ROC曲线下面积0.685,P=0.019,95%CI0.542~0.827。
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后感染并发症在不同性别,不同侧别(左侧大脑半球,右侧大脑半球)患者之间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提示性别及病灶侧别对SAI的发生无明显影响。脑卒中后存在着细胞免疫功能下降,男女患者在脑卒中后细胞免疫抑制方面无明显差异,提示性别对脑卒中后细胞免疫改变无明显影响。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增加了脑卒中相关性感染的易感性。脑卒中后辅助性T细胞比例与入院时NIHSS评分存在负相关,提示病情越重,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抑制越重。通过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可以预测脑卒中相关性感染的发生(T淋巴细胞低于63.09%,辅助性T淋巴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百分比低于35.07%,CD4+/CD8+低于1.22),但价值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