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碳汇减排量生产者权利的实现

来源 :浙江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anneng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业碳汇已成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实现国际承诺的重要方式。然而,我国的林业碳汇交易市场迟迟难以形成,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国始终没有重视对林业碳汇减排量生产者的权利进行确认和保护。梳理国际和国内对于林业碳汇的相关法律文件的规定,厘清了该权利的出现、形成、发展的脉络,确认了林业碳汇减排量生产者权利的合法性。然而,我们还需要面对国内林业碳汇所面临的各种困境,通过这些困境使我们清楚认识到目前碳汇减排量生产者权利属性待明确、实现碳汇减排量生产者权利的制度存在障碍、碳汇减排量生产者权利实现的机制不完善这三大问题。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生产者权利认识的不清、林业碳汇没有上层法律设计、碳汇市场交易机制不完善、政府的碳汇政策失灵、林业碳汇发展缺乏资金。这些原因导致了国内林业碳汇市场始终处于不温不火状态。因此,笔者根据国外经验,结合国内实践经验,对林业碳汇发展提出些许建议,这些建议包括:在理论上明晰碳汇减排量生产者的权利内容包括财产权和补偿权;林业碳汇减排量生产者的权利实现离不开法律制度对其认可、国内统一林业碳汇项目标准和利益义务公平分配制度的建设;另外碳汇交易市场的构建、司法制度对碳汇交易的救济、资金激励机制的建设。这些建议有助于最大程度保护和实现林业碳汇减排量生产者的权利。
其他文献
生态利益和经济利益构成了环境权益的两个层面。生态利益损害是独立的环境损害,具有公共性、非物质性、间接性、复杂性、外部性、区域性、系统性、渐进性和长期性等特点,且生态利益与经济利益具有叠加性和冲突性,生态利益损害结果具有潜在性。目前公力救济以惩罚性为主,又具有一定滞后性,在损害的填补方面存在天然缺陷,试图在侵权责任范式下寻求新的救济途径。侵权法作为典型的私法救济机制,其补偿功能和预防功能可有效填补公
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和思想文化素质,实现“以德治国”方略,教育必须先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这一工程的基础,也是学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它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和方向。青少年是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