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务型教学模式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外语教学法研究者和二语习得研究者在大量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具有重要影响的教学理论。多年来,任务型教学已在外语教学实践中产生了重大影响,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学研究者都一致认为在课堂上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极为必要。我国《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倡任务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在绪论部分,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学英语写作的重要性,提出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既要对学生进行口头交际的训练,又要培养学生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写的能力。写在英语教学中与听、说、读一样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中学生的写作水平一直难有提高的原因:首先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中学生甚至教师在思想上不够重视英语写作,分配在写作上的时间非常有限,尤其是课堂写作时间少;其次教材写作内容偏少也是中学生在思想上产生不重视英语写作的一个因素,与听、说、读相比,写的内容占比例太少;再就是落后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是导致中学生在思想不重视英语写作的又一个原因。因此,与英语听说水平的提高相比,英语写作依然是中学生的薄弱环节,中学英语教师也深感写作教学的困难。在此情况下,根据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精神,作者提出用任务型教学模式来指导写作教学。 第一章阐述了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任务的概念、任务设计原则及任务操作步骤。任务型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语言教学方法,进入21世纪后,这种教学理论逐渐引入我国的基础英语课堂教学,尤其是教育部制订《英语课程标准》明确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这说明任务型教学是我国外语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走向。“任务型”课堂教学的说法有很多种,不同的语言学家所做的解释不尽相同。文章列举了一些专家学者的解释。David Nunan还认为任务型教学中的任务具有结构性,任务由任务的目标,任务的输入,任务的活动,师生角色,环境五部分组成;认为任务型教学中有8个原则要遵循:脚手架原则,任务链原则,反复性原则,官能学习原则,主动学习原则,综合性原则,反思性原则,由重复到创新原则。而Jane Willis提出的原则是;语言是有意义的:目的语的运用至关重要;强调语言形式是可行的。在此基础上,我国《新课程标准》也提出了三项原则:言语、情境真实性原则,形式—功能性原则,任务相依性原则。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