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宽管理技术在第四层交换系统中的应用研究与实现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ightxm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Internet上信息服务的内容与功能不断增加,使得服务器的负荷越来越重。如何合理分担信息站点服务器的网络负载,使多台提供相同服务的服务器具有高可用性、可扩展性,并且能保证每个访问用户都以最快的速度获得需要的信息,成为网络服务系统面临的关键问题。第四层交换技术就是在这样的需求下产生的。该技术在交换式硬件体系结构的基础上,不仅依据第二层、第三层网络协议信息,而且根据第四层信息决定数据的传输,能提供线速交换和端到端的性能,对所有联网设备的负载进行细致的均衡调度,可以提供与服务器节点数量、性能成正比的服务能力。在Internet传输的数据信息当中,不同用户或应用有着不同的优先级别,其对传输时间的敏感性也不尽相同,在有限的网络带宽资源条件下,需要我们利用带宽管理技术,合理的管理和使用带宽资源,以更好的满足不同用户、不同应用对数据传输的要求,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 本论文以军工863项目的一个子课题为背景,以前期工作中提出的第四层交换技术方案为基础,参考当前主流的第四层交换产品功能,重点研究了采用带宽管理技术并且具有高可用性、可伸缩性和高性能的第四层交换系统及其实现方法。本文提出的应用了带宽管理技术的第四层交换方案不仅适合项目需求,而且能够解决目前网络服务领域面临的问题。 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本课题完成了对原有第四层交换技术方案的改进与优化,并提出了采用带宽管理技术的第四层交换系统框架。该系统针对当前交换式硬件体系结构,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结构合理,有利于系统的开发、维护和移植;采用源地址映射的哈希表存储结构,大大的提高了转发表的查找速度;采用加权最近最少流量算法对后台服务器进行负载调度;实时监测服务器健康状态,确保服务的连续性和高可用性;将带宽管理技术应用到系统中,使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策略对交换机的带宽资源进行管理和分配,提高了系统的服务质量。通过修改Linux内核中的TCP/IP协议栈,实现了系统的一个软件原型。 本文在介绍和分析了交换技术、带宽管理技术之后,详细描述了采用带宽管理技术的第四层交换系统的设计和软件原型的实现过程,并给出了测试的实验结果。测试证明,本系统运行稳定,性能高效。
其他文献
随着古生物学、生物学知识的积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古生物学提供了新的研究着眼点和方法。现在,计算机技术在古生物学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出现了很多探索性的研
在互联网云计算时代,每个人都持有着许多账号,比如QQ,淘宝,新浪,Google等等,维护账号的成本和安全性都成为问题。随着各种应用服务特别是web应用的大量增长,这种现象越发严重
网格的出现,掀起继传统互联网(Internet)、万维网(WWW)之后的第三次浪潮。网格环境具有异构性、可扩展性、开放性以及自适应性等特点,同时由于运行在网格平台(或者说网格操作系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其联网范围的不断扩大,人们会更加依赖计算机网络环境实现其协作活动,CSCW正是提供这种服务的技术。为了提高协作环境中用户的感知性和交互性,利
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服务逐渐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呼叫中心系统的提出顺应了技术和市场发展的趋势,将公话业务与数字网络成功嫁接。呼
现有的“Mobile IP分布式路由方案”减少了Mobile IP网络中的远程信令流量,但是分布式代理——RA和LA使数据包处理复杂化,增加了数据包的延时,为了去除这些负面影响,本文引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系统域网络作为高性能计算机、数据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但是在高性能计算机集群或者数据中心等系统域网络中,存在网络规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商业实体在网络上协调工作,组成企业动态联盟。 企业动态联盟的信息平台是当前研发的重点。Web服务概念的提出,特别是SOAP,UDDI等一系列协议和规范的
首先介绍了数据挖掘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以及关联规则相关算法。然后针对脾虚症临床症状数据挖掘问题进行分析,抽取出关键问题和主要瓶颈。基于不同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算法,
对于本溪钢铁公司,全面获取厂区和矿区车辆的各项数据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本钢使用多种定位终端进行信息采集,同时使用统一的车辆监控系统对车辆进行定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