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丽丝·门罗《太多幸福》中的家庭伦理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gn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丽丝·门罗作为蜚声当代文坛的大家,中西学术界在近年来给予了其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其创作生涯中,对家庭伦理问题的关注与探索一直是门罗短篇小说创作的焦点之一,她的多数作品都反映了家庭成员间的家庭伦理问题,其2009年发表的作品《太多幸福》也不例外。国内外学者已经关注到门罗小说独特的道德力量,但从伦理的角度对其作品进行研究依然处在起步阶段,伦理问题在其创作中的特殊地位尚未得到重视。因此,本文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结合文学伦理学理论、文化研究及相关理论,通过分析《太多幸福》中的家庭伦理问题,进一步结合社会伦理语境分析家庭伦理危机的表现和产生原因,最后从中总结作品中展现的家庭伦理问题,探讨作品试图表达的家庭伦理诉求。论文共分为五章:引言部分、正文三章、结论部分。第一章为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作者艾丽丝·门罗的生平及其主要的创作成就、创作思想、小说《太多幸福》的主要内容和国内外对这部作品的研究现状,并指出论文的研究任务、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本文的主体部分是论文的第二章至第四章。第二章分析《太多幸福》中家庭伦理危机的具体体现。首先分析了作品中的夫妻伦理关系,作品中的夫妻或冲破伦理底线,或诉诸家庭暴力,对传统的家庭伦理观的反叛造成了家庭的悲剧;其次分析了作品中子女和父母之间疏远的伦理关系,在《太多幸福》中,“缺场”的子女,矛盾的夫妻,是其家庭的主要模式,门罗旨在通过这一模式强调子女对夫妻、对家庭的重要性,表达对现代家庭中儿童问题本身的关注,关注父母在子女成长中的伦理责任,最后揭示种种家庭伦理危机背后的伦理本质,表达了个人不加限制的欲望对自我和他者自由与价值的破坏的家庭伦理问题。第三章探讨作品中家庭伦理危机产生的深层原因:社会道德准则的沦丧以及个人道德意识的退化。社会道德的沦丧表现在社会转型期对家庭伦理道德准则的负面影响和男权社会的压迫对家庭伦理关系的影响。个人道德的沦丧表现在个人欲望在和社会伦理标准冲突下的选择。第四章通过探讨作品的家庭伦理理想,表达了向传统家庭伦理回归,建立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履行家庭伦理责任,尊重女性在家庭中的尊严和意愿的基本诉求。第五部分是论文的结论部分。本文认为门罗对于家庭伦理表现出的密切关注和人文关怀,对于文学的主题和叙事模式的发展具有深刻的文学意义和社会意义。
其他文献
人类可以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传递信息,非语言方式主要包括人们的动作、姿势、体态和表情等。体态语不同于纯粹的身体动作,它是一种可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说明意图、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