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内传递现象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jhki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别对DMFC和H2/O2PEMFC建立了综合的数学模型,研究了电池内的传递现象和电化学特性,得到了电池的极化性能。比较了估算的极化性能与文献中的实验数据,结果表明本文的数学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电池的工作性能。 首先描述了一个用于模拟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特性的垂直于流道的二维数学模型,模型考虑了多组分传递、水动力学和电化学动力学,并且考虑了甲醇窜流在电池阴极产生的混合电位的影响。模型以Stefan-Maxwell扩散和Knudsen扩散的叠加描述了气体混合物在多孔电极中的扩散过程,以Tafel方程描述了甲醇在阳极氧化和氧在阴极还原的电化学动力学。计算了电池内反应物浓度的分布、电流密度分布、甲醇窜流以及电压-电流特性曲线等。结果表明:集流板前的催化层内反应物浓度非常低;流道边缘附近电流密度比平均电流密度大许多倍。分析了不同进料浓度和阴极压力对电池性能和甲醇窜流的影响。 然后,发展了一个用于研究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特性的三维综合的数学模型,模型同时考虑了流体流动、热量传递、电荷传递、多组分传递和电化学动力学。研究的区域包括阳极和阴极的流道、扩散层和催化层,以及中间的质子交换膜在内的整个电池。采用统一的数学方程描述整个区域传递现象,而用不同的源项和相应的物性参数反映不同性质的层。通过CFD技术求解传递方程组,并耦合电化学动力学方程,获得了电池内的流动、温度、反应物组分浓度等分布和电池的极化性能曲线。讨论了质子膜的导热率对电池内温度分布的影响。分析了进料速度和多孔扩散层孔隙率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快的进料速度和较大的扩散层孔隙率都能有效提高电池的性能。 最后,基于前面建立的数学模型,比较和计算了传统流道设计和交叉梳状流道设计PEM燃料电池的流场、电流密度和物料等的多维分布。详细分析和比较了两种流道设计的流动和传质特性,结果发现,与传统流道的燃料电池相比,交叉梳状流道设计的电池由于流道的一端被封死迫使流体通过电极而产生强烈的强制对流。在传统流道设计的PEMFC中,反应物从流道到催化层的供应和生成物从催化层到流道的排出主要是以扩散为主,而在交叉梳状流道设计中,以流动带动的对流传递则占据了主导地位,而且这种以对流为主的传递机理大大提高了反应物和产物传递速率,从而有效地改善了电池的极限电流密度和极化性能等特性。
其他文献
本文从宏观视角以字本位的相关理论为依据,探讨其对对外汉字教学的启发性、指导性作用。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对于语文教学的作用可见一斑。从语文早读课现状看,学生对早读课的兴趣不够浓厚,早读课效率不够高,本文希望以自身教学经验为切入口,探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指甲状腺功能增高、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或因甲状腺激素在血循环中水平增高所致的一组内分泌疾病,当属于中医学“瘿病”、“瘿气”、“气瘿”
目的:分析植入双腔永久起搏器的患者术后新发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病率,研究与新发房颤有关的影响因素及卒中发生的相关情况。方法:顺序收入943例于2012-2015年于我院植入永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取得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的同时,腐败也日渐凸显,严重影响社会发展。由于中国的公民社会尚处于成长阶段,力量还较弱小,因而无法实现有效的利益表达和利
<正>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大批新学科纷纷问世。新学科的诞生,是科学发展中的一种重要现象,它对现代社会生活、人们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
目的 岩斜坡区病变位置深在,毗邻复杂的神经血管结构,外科手术治疗难度很大。此区显微外科手术最大的难点,是如何充分暴露病变和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这就需要神经外科
文化产业及其所生产的文化产品是人类参与生产的物品中,除粮食之外的唯一生存必需品。文化产业的公共责任就是由文化产品作为人类生存的必需品的质的规定性决定的。维护和提
过渡金属氮化物在许多涉氢反应中具有与Pt族金属相似的催化性能,开展过渡金属氮化物的研究在催化和材料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潜在的应用前景,是催化与材料领域中的重要前沿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新材料、新工艺层出不穷,通讯和交通的高速发展使信息资源的传递简单便捷,加之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需求不断改变,不同设计风格和理念的相互影响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