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航向非线性系统自抗扰控制器的仿真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ganma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船舶航向控制器的设计一直是船舶运动控制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它与船舶航行的经济性、安全性和舒适性密切相关。由于船舶的动态具有大惯性、大时滞、非线性等特点,并且受模型参数摄动以及船舶运动中风、浪、流等外界干扰的影响,使得控制器的设计成为一个复杂的问题。自抗扰控制(ADRC)技术是由韩京清研究员及其团队十几年来创立的一种新的非线性控制方法。该方法不依赖于对象模型,将被控对象中的内部动态和外部干扰综合为系统所受的未知干扰,通过设计扩张状态观测器(ESO)对其进行总体的实时估计,并在反馈中合理引用非线性特性来提高系统的鲁棒能力。目前ADRC已在电机控制、机器人控制、飞行器控制等领域的一些实际问题中得到了成功应用。本文将ADRC用于船舶航向控制,并进行了仿真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PID控制方法的不足,介绍了跟踪微分器(TD)、扩张状态观测器(ESO)、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NLSEF)和自抗扰控制器的基本原理,给出了自抗扰控制器的标准结构。研究了船舶操纵基本原理和航向运动特性,建立了带有舵机约束的响应型非线性船舶运动数学模型,分析了船舶受到的环境干扰,并建立了风、浪、流干扰的数学模型。重点对船舶航向自抗扰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将船舶航向运动系统看作舵机机构和船舶运动系统的串联,给出了系统组成结构图;讨论了两种船舶航向自抗扰控制器的设计方案,使用二阶ADRC设计了船舶航向运动自抗扰控制器;采用s函数实现了ADRC控制算法,搭建了船舶航向运动自抗扰控制仿真平台;总结了船舶航向自抗扰控制器的参数整定方法。对船舶航向自抗扰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与经过参数优化的PID控制相比,基于ADRC的船舶航向控制系统在大角度航向切换、航向保持、外界干扰、参数摄动、模型改变等条件下均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最后,针对仿真中自抗扰控制在小角度航向切换时响应速度慢的问题,对控制器进行了改进,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展望。本文希望通过对自抗扰控制在航向运动控制中的研究,进一步拓展自抗扰控制技术的应用领域,也为船舶航向控制器控制策略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随着经济的发展,水体污染现象不断扩大和加剧,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富营养化带来蓝藻、赤潮的严重后果,而氮盐是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的重要营养盐之
攻击性行为的识别是人体行为识别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人们总是尽最大的努力保障自身的安全,监控系统的出现不仅提高了处理暴力事件的及时性,也降低了暴力事件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问题。电动汽车的诞生及其发展是石油危机及环境保护要求的必然产物。作为电动汽车关键技术之一,电机驱动及其
低聚果糖因具有难消化性、低龋齿性以及改善脂质代谢等作用,在保健食品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低聚果糖的制备途径之一是通过毕赤酵母发酵生成的内切型菊粉酶酶解菊粉。毕赤酵母发酵过程涉及的重要生化参数包括毕赤酵母浓度、甲醇浓度和菊粉酶浓度,其中前两者都可以通过对应的实验室级分析仪器或仪表在线测量,而菊粉酶浓度更多情况下只能依赖离线测量酶活的方法进行量化,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也影响到发酵过程控制策
飞艇是一种轻于空气的浮空飞行器,具有留空时间长、安全性能好、环境污染少、能耗低、载重量大、飞行平稳、起降场地要求简单等特点。无人自主飞艇具有很高的自主性和巨大的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诊断技术已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即智能化诊断阶段。将人工智能领域的各种方法加以综合利用并用于故障诊断,特别是针对大型复杂机械设备的诊断对
在自动控制领域,各种嵌入式处理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高速数字控制系统中,作为算法实现的硬件基础和实时性保证,微处理器正同高性能模拟器件一样成为影响系统性能的
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诸多前沿科技和研究成果被运用到医学领域,涌现了大量高精度的医学成像技术。但是不同模态医学图像的成像原理各异,反映的人体生理信息存在不同的侧重
本科研课题来源于延安天然气输配工程(二期)控制系统。由于天然气控制系统对系统可靠性的严格要求,控制系统的设计上采用了西门子软冗余的解决方案。虽然软冗余技术在工程上
视频监控具有广泛的应用,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监控提出了新需求。无线远程监控系统是在传统测控系统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无线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而发展起来的新型远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