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电网工程项目建设已经成为了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电网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直接影响着电网的效能。为保障电网工程建设项目质量,国网公司高度重视项目集管理与项目管理理论在工程全生命周期的运用,在落实国家有关工程质量法律法规的前提之下,出台了一系列的制度和基建文件,确定了质量管理在电网工程建设中的首要位置,但由于电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尚未成熟,质量事故的发生仍然是电网工程建设面临的重要难题。本文将动态与静态分析、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通过识别电网工程项目建设质量风险因素,深入分析质量风险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挖掘质量风险产生的深层原因,逐步构建电网工程项目建设质量风险系统动力学模型,运用数学方法对建设过程质量风险水平进行预测,以指导电网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管理工作,保障工程高品质完成。本文融合案例分析、文献分析与专家调查方法,分析识别影响电网工程项目建设质量风险因素,确定了人员、技术、管理、设备材料、环境五个风险子系统,在结合质量风险发生的规律,构建了电网工程项目建设质量风险因果关系结构,并借助解释结构模型分析方法,构建了电网工程项目建设质量风险因素之间的多级递阶关系结构,从而揭示了电网工程项目建设质量风险产生的表层、中层以及深层原因,同时结合MICMAC方法多角度明确各因素的重要程度。将系统动力学、综合集成赋权法、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运用到电网工程项目质量风险当中,构建了相应的质量风险管理系统仿真模型,运用专业软件Vensim__PLE,模拟仿真出整体质量风险和各子系统风险水平,求出复杂系统中不同风险因素之间的复杂作用关系。从政策设计入手,分别对质量控制投入比例、投入策略以及投入转化率制定了不同方案,比较不同方案下质量风险水平变化情况,定量观测了复杂电网工程项目中不同控制措施对系统风险水平的作用效果,揭示了电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可以采取的质量风险管理优化措施,为决策者开展质量风险管理工作提供支持,促进电网工程项目建设质量风险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针对上述分析结果,提出了以制度文件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全生命周期为管理过程,以"十一大"保障措施为重点,围绕人、技术、管理、环境、设备材料"五大"质量管理要素开展质量风险管理工作的动态的、联动的质量风险管理机制,以期望对电网工程项目建设质量风险管理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