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A06铝合金TIG焊焊接接头性能研究与高韧性高强度铝合金焊丝研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1219614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车辆行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5A06铝合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车辆采用5A06铝合金油箱替代钢制油箱,可以有效减轻车辆自重,提高车辆总体性能,但铝制焊接油箱在车辆运行过程中由于车辆的震动和燃油的反复冲击,焊接部位常出现贯穿性疲劳裂纹,导致油箱泄漏。另外,在其他的一些特殊应用场合,铝合金焊接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承受着周期性的交变载荷作用,使得疲劳断裂成为铝合金焊接结构失效的主要形式之一。因此,改善铝合金焊接接头的疲劳性能成为必然。研究开发高韧性高强度铝合金焊丝,以满足产品对焊接接头高疲劳性能要求,拓宽熔化焊在铝合金连接上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工业化应用意义,市场前景广阔。本文研究对比了在高线能量输入和低线能量输入两种焊接工艺参数下,填充物为ER4043焊丝和5A06同质金属时,4mm厚度5A06铝板TIG焊焊接接头的性能,同时研制了两种高韧性高强度的铝合金焊丝。通过金相、疲劳试验、拉伸试验、显微硬度测试、SEM、电化学方法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焊接接头的拉伸强度、疲劳性能、耐蚀性能、断裂类型、组织和断口形貌等。主要成果如下:1.研制两种新型高韧性高强度铝合金焊丝,1号焊丝:在5A06成分基础上,控制Mg含量在6.5wt%,提高Ti含量至0.15wt%,添加0.20wt%Cr,0.15wt%Zr,0.05wt%B。2号焊丝:在5A06成分基础上,控制Mg含量在5.5wt%,提高Ti含量至0.15wt%,添加0.20wt%Cr,0.15wt%Zr,0.05wt%B,0.20wt%V。2.ER4043焊丝焊接接头拉伸强度平均为257MPa,延伸率为3.7%;5A06同质金属填充物焊接接头拉伸强度达到313MPa,延伸率为10.3%;1号焊丝焊接接头平均拉伸强度可达327MPa,延伸率为12%;2号焊丝焊接接头的平均拉伸强度达到341MPa,延伸率为14.9%。可见研制的焊丝在焊接接头拉伸强度方面最大提高了28MPa,延伸率提高了4.6%。3.在疲劳性能方面主要对比2×106次循环次数下对应95%存活率的疲劳强度特征值。根据国际焊接协会(IIW)推荐的m=3的值保守计算焊接填充物为5A06同质金属时的焊接接头最高疲劳强度特征值为34MPa。经过焊丝成分优化设计后,1号焊丝焊接接头在2×106次循环次数下对应95%存活率的疲劳强度特征值为41MPa,2号焊丝在焊接工艺一条件下的疲劳强度特征值为44MPa,与5A06同质金属填充物相比,疲劳强度特征值分别提高了7MPa和10MPa。4.5A06同质金属填充物的焊接接头焊缝中心显微硬度仅有82Hv,软化区显微硬度最低值为74Hv。1号焊丝焊接接头焊缝中心的显微硬度为86Hv左右,对应的软化区最低至为75Hv,而2号焊丝焊接接头焊缝中心的显微硬度有93Hv左右,软化区最低值为83Hv。对比5A06同质金属填充物焊接的接头,设计焊丝的焊接接头显微硬度有较明显的提高。5.在0.5M NaCl溶液中,ER4043焊丝焊接接头优于5A06焊丝焊接接头,但点蚀电位较低,其点蚀倾向较大。经过成分优化后,2号焊丝焊接接头的极化电阻值大于未优化的5A06焊丝焊接接头,其耐蚀性能有所提高。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丹皮酚的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醋酸扭体法和热板法观察丹皮酚的镇痛作用。结果 :小鼠连续 3天灌胃给予丹皮酚 5 0 .2 7mg/kg、2 5 .14mg/kg和 12 .5 7mg/kg ,均能
在分析了建筑电气火灾事故预防的重要性后,对建筑电气火灾事故产生的主要诱因进行了归纳总结。最后,结合自我实践工作经验,提出了几点建筑电气火灾事故综合防范措施,以期与同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从语文核心素养的视角,针对当前小
本文基于湖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资金供应与需求现实情况分析.指出湖北农村小额贷款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分析制约湖北农村小额贷款发展的主要因素,借鉴国外农村小额信贷的
在21世纪的环保潮流中,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绿色限定消费的性质,使绿色消费走出人类在以往消费生活中遭遇到的节约资源与快速发展经济二者无法兼顾的"两难"困境。对于
玉米是中国北方地区最主要的栽培作物,具有产量高、管理简单等优点,但北方春种植玉米时由于气温低,常遇到“倒春寒”天气,使得玉米播种后种子发芽缓慢、活力降低、出苗差、出
尚武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是中华文明流传发展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古时中华民族尚武之风盛行,而现今社会民众尚武精神较之古时有所不及,且随着社会的变更与发展,古尚武精神与当
自1979年周其鉴等人提出仿人智能控制器的原型算法以来,仿人智能控制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基本理论体系和较完善的设计方法,并且很多实际应用中获得了成功.文章详细论述了仿人
从安全角度和电磁兼容角度出发,详细阐述了车载设备接地设计。给出了保护性接地导体的截面积计算方法与接地导体选择依据。对高速动车组车载设备接地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