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退牧还草政策是国家在生态建设方面出台的又一重大战略举措。它的实施对于保护和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促进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牧户作为一相关利益主体,是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一重要参与者,他们如何看待该项政策,以及对该项政策的响应如何,将直接影响到该政策的实施效果。所以,站在牧户的角度,对退牧还草政策实施评价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旨在通过对项目区牧户的调查研究,实证分析当前政策实施过程中牧户对政策的响应和态度,并对牧户态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结合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牧户的角度出发,提出退牧还草政策实施的对策与建议,以供政府借鉴。
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绝大多数牧户在进行生产决策时会考虑草畜是否平衡,但由于草场载畜量核定困难,草畜平衡的执行成本较高,大多数牧户在实际生产中草畜并不平衡;此外,有少数牧户在经济利益面前可能会采取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短期行为。第二,较多牧户认为偷牧是一种违规放牧行为,不应该发生。然而站在牧户的角度来看,偷牧却又是牧户的一种理性选择。第三,被试对象中虽有58.75%的牧户认为退牧还草政策的补偿标准偏低,但仍有80.34%的牧户表示愿意继续参加退牧还草政策。最后,牧户对退牧还草政策的态度(赞成或反对)主要受所属地区变量的影响,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生活方式、养殖规模、家庭收入等变量对牧户态度的影响并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