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基础家庭结构演变,传统养老模式难以延续,亟需政府、社会、家庭共同参与,重构养老设施体系,优化养老设施空间布局。我国相对于日本等发达国家养老设施发展起步较晚,深入研究日本养老设施体系与空间布局方法,对于我国养老设施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对日本养老设施体系的解读相对简单,缺少构成逻辑层面的深入探讨;对城市层面养老设施总体空间布局的深入研究更是存在缺环。故本文以养老设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基础家庭结构演变,传统养老模式难以延续,亟需政府、社会、家庭共同参与,重构养老设施体系,优化养老设施空间布局。我国相对于日本等发达国家养老设施发展起步较晚,深入研究日本养老设施体系与空间布局方法,对于我国养老设施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对日本养老设施体系的解读相对简单,缺少构成逻辑层面的深入探讨;对城市层面养老设施总体空间布局的深入研究更是存在缺环。故本文以养老设施体系和设施空间布局特征为研究对象,以大阪市和天津市的养老设施数据为支撑,从设施类型与设施层级两方面展开对比研究。在养老设施体系比较研究方面,以城市总体数据为基础,着重从类型构成与层级体系两个维度展开。类型体系构成通过历时性研究,探索设施体系构成的内在逻辑与各类型养老服务的供给结构;层级体系通过分析中日养老设施分级体系差异及其影响要素,评估我国当前分级体系各项配建指标的合理性。研究发现中日两国养老设施体系存在四项主要差异:第一,日本养老设施体系相对完善,我国仍存在设施类型不完整情况;第二,日本养老设施类型高度细分,我国养老设施服务功能过度复合;第三,日本以设施服务供给总量划分层级,我国根据设施服务覆盖范围划分层级;第四,日本养老设施发展高度市场化,设施空间布局指标适应服务需求,我国政府参与设施统筹布局,但当前设施层级配建指标缺乏合理性。养老设施设施空间布局方面,建立包括设施空间位置、服务功能、床位规模、医护人员数量等数据的城市总体养老服务设施数据库,并构建养老设施空间布局评价体系,利用空间分布与资源分布对应的服务半径、空间可达性、空间分布均质度、资源供给能力、资源分布公平性五项指标,分别对不同类型与不同层级设施的空间布局特征展开比较研究。研究发现,第一,日本各类型设施普遍具有数量多、规模小、空间分布均质、设施服务供给总量较高且各地区设施资源供给相对均衡的特点,我国各类型养老设施均存在设施数量较少,服务资源总供给量不足,各地区间资源供给总量不均衡问题,与日本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第二,中日均存在设施层级间规模区分度低,空间布局缺乏协同性问题。最后,基于前文研究,系统性整理我国养老设施体系与空间布局问题,提出我国城市养老设施专项规划中,配建类型、总量控制、分级设置、空间引导、配置标准五大规划步骤的具体优化路径与优化方案,包括养老设施类型体系重构、各类型设施的服务供给结构总量控制、各层级设施分级建设标准、各类型设施空间配置指标以及服务供给不足空间的识别指标。
其他文献
激光激发超声表面波技术因其具有快速、无损、定量等突出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测量薄膜的杨氏模量、厚度、粘附性等性质。声表面波技术利用表面波在分层结构中传播时的频散现象,通过将实验频散曲线与理论频散曲线簇相匹配,从而表征薄膜的各种机械性质。在以前的研究中,使用格林函数和矩阵法计算表面波的理论频散曲线,忽略了薄膜中的残余应力以及薄膜表面和界面粗糙度。因此本文对表面波无损检测技术中的残余应力和粗糙度进行了深入
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低成本、大容量、高性能多层瓷介电容器(MLCC)的需求日益迫切,要求采用镍等贱金属取代昂贵的贵金属钯或银钯合金作为内电极;同时要求介质材料能实现与贱金属内电极在还原气氛下共烧,且具有更高的介电常数和良好的温度稳定性。钛酸钡介质材料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εr>103),在还原气氛下通过掺杂改性可以实现与贱金属内电极共烧,但其内部极化机制不易调控,难以实现介电常数和温度稳定性的协
随着集成电路半导体制造工艺水平的快速发展,器件的特征尺寸不断缩小,芯片的集成度不断提升。器件特征尺寸越逼近14纳米工艺节点,越受限于光刻技术的发展,自对准图形技术成为目前实现14纳米技术的重要可行性解决方案。本论文开展了基于自对准图形技术金属互连层工艺研究。首先,基于自对准双重图形(SADP)技术,采用纯间距分割方法实现自对准四重图形(SAQP)技术以满足器件的微缩化;以具有良好的台阶覆盖性及选择
柔性电子在机械柔性、重量和尺寸等方面都优于传统的刚性电子,得到学术及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压电谐振器是电子领域必不可少的器件之一,柔性压电谐振器的开发需求应运而生。基于铌酸锂薄膜的兰姆波谐振器作为一种新兴压电谐振器,同时具有高工作频率、高Kt2、高Q值、低功耗等特点。传统铌酸锂兰姆波谐振器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柔性铌酸锂兰姆波谐振器的研究仍为空白。本课题利用Flex MEMS工艺对柔性铌酸锂兰
集成电路作为现代信息化的发展产物,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行各业中,成为信息化社会的基石。但随着集成电路全球化时代的到来,集成电路的设计与制造逐渐发生分离,导致硬件木马可能被攻击者植入到集成电路中以达到破坏电路的目的。由于硬件木马面积小且隐蔽性强,硬件木马的检测难度越来越大,而硬件木马的防护性设计可以从源头解决硬件木马的安全威胁问题。论文开展了硬件木马抗植入和功能弱化的安全防护技术研究。首先,结合故障
石油是战略资源,测井是探测石油的有效手段。瞬变电磁测井是在感应测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兴测井方法,其借鉴物探的思路,具有发射信号频带宽、信息丰富、一次激发覆盖一个频段等优点。探测剩余油需要套管井条件下的地层电导率曲线。套管井条件下的瞬变电磁测井响应波形包含地层的电导率信息,可以从中获得地层的电导率。本文首先介绍了瞬变电磁测井所依据的电磁场理论和有关计算公式,推导了三层导电介质中平面波的电磁场和圆柱
太赫兹波处于电子学与光子学的过渡区域,具有对水的敏感性、对生物大分子的指纹谱特性和非电离性等特殊的性质,在生物医学检测领域有明显的优势。当前,太赫兹时域光谱和成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组织病变的检测中。脑缺血、脑胶质瘤等脑部疾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极高,现有技术手段在这些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病灶检测方面面临诸多问题。因此,本文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和成像技术,对以脑缺血和脑胶质瘤为代表的脑部疾病的诊断和边界提取
基于掺铥光纤的1.7~2μm光纤激光器在激光加工、医疗、传感以及科研等领域具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高增益有源光纤是实现高性能光纤激光输出的必要保证,本论文制备了高浓度铥离子掺杂的硅酸盐光纤,表征了其吸收和发光特性,研究了基于该光纤的1.9μm激光放大器和振荡器输出特性,并将掺铥光纤激光器的输出波长扩展至1.7μm短波长波段。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制备并测试表征了铥离子掺杂浓度8 wt.%的硅酸盐玻璃
大学生群体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其具备的能力、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质量。大学生领导力作为一种复合型的能力或素养,主要是指大学生在团体活动中与同伴进行互动、实现团体目标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素养和能力。这种复合型的能力涵盖了动机态度、交际能力和实操能力,对于大学生在发展其他能力时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此外,面对信息时代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大学生培养目标理应顺应时代发展,从培养人类技能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