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性心肌梗死血管内溶栓治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体外循环及心脏移植等治疗都面临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血小板聚集、白细胞浸润、细胞内钙离子超负荷、氧自由基爆发等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P-选择素(Ps)作为血小板激活及内皮细胞损伤的标记物,在上述因素中起着中介作用。研究发现,血管内皮、血小板Ps的表达,以及白细胞整合素CD11b的表达,可促进多形核粒细胞(PMN)、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血小板等粘附,一方面可形成无复流现象(no reflowing phenomenon),另一方面可介导白细胞游出血管进入心肌组织,继而释放炎性介质、细胞因子等造成心肌损伤。心肌组织Ps mRNA、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mRNA表达异常被认为是某些心脏病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近年来有关镁离子(Mg2+)对心脏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发现,作为钙离子(Ca2+)的天然拮抗剂,Mg2+一方面可拮抗细胞内Ca(2+)超负荷,同时可影响粘附分子如Ps、CD11b的表达,因此推测其还可能通过影响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而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保护作用。本文采用在体(Sprague Dawley,SD)SD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在用心电监护仪监测心律失常、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血清Mg(2+)及Ca(2+)浓度和在光镜下观察左心室心肌结构基础上,采用ELISA法测定Ps在内皮细胞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仪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T)方法测定血小板Ps、白细胞CD11b的表达以及心肌组织Ps mRNA、MCP-1 mRNA的表达,并观察加用硫酸镁后上述指标的变化,以探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及硫酸镁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决血再秉注对大丑卜迭择景在这的形呐及碗戳镁的作用 停士学位坦文2001 第一部分 缺血再灌注对大鼠内皮细胞P-选择于表达。 心脏损伤的形响及硫改侯的作用 研究目的:缺血再灌注易造成再灌注。律失常、血管内皮损伤、,。肌变性坏 死及间质炎症。晌究旨在评价缺血再灌注对内皮细胞PS表达、SD大鼠。。脏 损伤的影响及硫酸镁的保护作用。 方法:l动物分组 96只 SD大鼠分成 4组,A组(空白对照组;control 组):6只SD大鼠不加任何处理,作为以下三组共同术前空白对照组;B组 (假手术组,sham组):共 30只大鼠,仅在冠状动脉前降支穿线而不结扎, 其余操作同C组(见下文);C组(缺血再灌注组,g组):在冠状动脉前降 支根部结扎造成心肌缺血,持续45min,根据再灌注时间的不同再分为5组, 再灌注 smin、30min、60min、180min、360min组(分别简写为 RS、R30、 R60、R180、R360组),每个时点 6只大鼠,共 30只大鼠;D组(硫酸镁组, Mgk组):共 30只大鼠,与 C组相同,但在术前 30min至复灌前即刻之间加用 硫酸镁进行干预。二用心电监护仪监测室性。。律失常、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 血清吨”及* 浓度、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血管内皮PS的表达;同时在光镜下 观察左。C室心肌组织的病理变化。 结果: .’ IA组室早评分为1.33功.sl分,B组再灌注各时点与其比较无显著差异,C 组再灌注各时支室早评分较A组显著增高,而 D组仅在R360较A组显著 增高;B、C、D三组间比较,发现C组再灌注5个时点室早评分显著高于 B、D组,但后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在 C组 R60时,发现室性。。律失常评 分与C;’”浓度呈正相关(,0‘9630,P<O刀1);在C组*5、R3 O,室性。律失常 评分与Mg’“浓度呈负寸关(F分别为-0.823、-0.9648,P分别<0.05及<0.of)。 2 A组血清C扩为9.18切.slingMl,B、D组再灌注各时点与其t匕较无显著差 异,C组再灌注前4个时点C扩”浓度较A组及B、D两组相应时点显著增 高,说明缺血再灌注可致血清 Ca’“浓度的升高。A组血清 Mg’”为 2.05t0.52mg/dl,B、C组再灌注各时点与其t匕较无显著差异;D组M扩浓 互I ) 姨血耳冠注对大皿卜迭纤索幕沽的彤一及魏以误的作用 浙江大学馋士学位论文2加1 度在 RS最高,以后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可能与机体自身调节有 关;再灌注各时点Mgy浓度较A组及B、C组相应时点显著增高。在C组 R180,血清*‘”浓度和M4浓度呈负相关(,-O.8153,P<0.05)。 3 A组内皮细胞k表达强度评分为 l.33t0.sl分,B、D组再灌注各时点*表 达与其比较无显著差异;C组内皮k表达强度在RS开始升高,在田0达 到高峰,以后渐降,且在R30、R60两时点较A组及B、D组相应时点显著 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