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二十年来,医疗社会史逐渐成为中国史学界研究的热点,尤其2003年SARS的爆发和近两年禽流感的流行更直接引发了国内学界对疫病和公共卫生史研究的热潮。然而,目前的有关研究成果中大部分是以疫病为主题,而系统探讨公共卫生体系发展的比较罕有。本文以浙江省档案馆所藏档案和浙江省图书馆古籍部资料为基本史料,着重研究浙江在1940—1945年期间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情况,并通过此反映全国公共卫生问题的面貌,从而为时下国内农村卫生体系的建设提供某些裨益。
本文由五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为绪论,详细说明了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思路、材料说明及时间选取,并对文中涉及的重要概念作了明确界定。同时对目前国内外学界关于本专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明扼要地概述。
第二部分是全文的历史背景介绍,主要叙述民国以前及民国时期公共卫生机构的沿革情况和农村卫生状况。
第三部分对民国时期浙江农村公共卫生行政体系的建立与发展情况进行梳理。
第四部分对1940—1945年期间浙江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概况作了较为细致的展开,从传染病管理、妇婴保健、医疗救济、学校卫生、环境卫生和卫生教育等六个方面阐述了在此期间浙江农村公共卫生事业所取得的成绩。
第五部分总结全文,分析了1940—1945年期间浙江农村公共卫生行政事业的特点,对卫生事业发展所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