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素质教育时代,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主体素养。语文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基本学科,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而在语文教育中,写作教学一直占据着特殊而重要的位置。中国有着悠久的语文写作教学传统,从民谣俗语中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到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再到鲁迅先生的“从不信文章作法”。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写作教学的模式基本都是依靠学生长期性、大量性地阅读各种文章,从各类优秀范文中感悟到写作的妙处,从而慢慢积累写作经验。这种以模仿和习得为主的写作教学方式依然是语文作文教学的主流。然而这种写作教学现状令人堪忧,它缺乏对学生写作意识的激发,忽略了对写作过程的把握,也忽略了对学生写作思维的培养。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在进行母语教学改革,尤其是在写作教学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写作教学法的发展趋势上,从“文章写作”到“过程写作”再到“交际语境写作”,如今“过程写作法”已经成为国外写作教学的主流。本研究通过对“过程写作法”的具体阐述,并结合如今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尝试将过程写作法引入高中语文写作课堂。通过“过程写作法”的教学案例设计及具体应用,来探究“过程写作法”的有效性及其适切性,并提出了一些实施建议。本论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释本论文的研究缘起、研究目的、意义以及思路及方法;第二部分,本论文从“过程写作法”的概念界定开始,梳理分析“过程写作法”的特点、原则、具体过程阶段以及实施策略,探究将过程写作法引入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价值;第三部分,本研究从现实入手,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了解并分析了现如今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忽视写作过程的教学现状,并进行问题透视;第四部分,通过对过程写作法教学设计的分析,针对高中三种主要作文写作形式,选择合适的作文内容进行教学案例设计,旨在将“过程写作法”与具体教学实践相结合;并将过程写作法与高中语文课堂相连接,在写作教学实践中应用某一作文教学设计,并通过课堂观察、学生访谈、调查问卷等形式来探究“过程写作法”的有效性及适切性;最后一部分,进行应用研究的总结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