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成为世界强国与其高水平的高等教育质量分不开,而其中,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作为其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在创造知识、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结合哲学、教育学等理论体系,采用历史法、比较法和文献分析法作为研究方法,对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是什么、从何处来、到何处去”进行分析解答,理清其发展的脉络,分析影响其变革的内外因素,总结其特征特点,以期借鉴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经验,促进中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发展。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可以追溯至殖民地时期,其发展变革经历了五个阶段。在殖民地时期的美国土地上,高等院校开始出现,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也随之萌芽,这个时候,教师拥有教学和日常管理两重责任。在19世纪中期至二十世纪20年代,高校务管理确立。二战后,美国进入高等教育发展的“黄金时代”,其学生事务进入发展变革阶段,这一阶段形成的“学生人事工作”、“学生消费者第一”等观念,对其后美国学生事务管理工作造成深远影响。到了20世纪70年代,之前过分注重学生课外活动和服务项目,使得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失去重心,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大学人事协会(ACPA)推出的“明日高等教育工程(THE)”,强调学生发展这一理念的提出,对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有重要意义,为制定高等学校培养目标指明了方向,为学生事务管理称谓专业的存在提供依据,这是其发展中的专业化准备阶段。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SLI、LR和ASHE的相继提出,进一步明确了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专业化进程方向和明确工作使命,明晰了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进程的方向。反观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在工作实践中,强调自己是管理者的身份,学生是被管理,为价值取向是“以社会为重、以学校为重”,强调学生思想、行为、价值的统一。虽然能够很好的满足政治诉求,但近几年来问题也不断暴露,文章通过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与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在工作理念及使命、理论基础、现实基础、组织机构设置、管理机制和执行标准及工作队伍的几个方面的比较,进一步思考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认为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美国历史上的“替代父母制”管理模式,需要在保证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管理功能和政治教育工作不弱化的情况下,强化其教育、服务功能,满足学生发展需求,最终实现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在满足国家对于大学生政治需要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教育、管理和服务的三大职能,实现科学转型。文章最后,提出了关于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发展变革的策略,先行两方面是工作理念转型和工作机构设置的转变,先后以美国和本土复旦大学的实践做借鉴,提出自己的设想。最后,强调了在工作理念转型和工作机构设置转变后,应注意加速学生工作队伍专业化、加强理论和实践研究、构建法制保障体系,完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这几个方面,使得我国高校学生工作能有长足而深刻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