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研究——以湖南省常德市为例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ba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和载体。然而,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都在很大程度上对土地利用产生了极大的扰动。在人地矛盾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化下,土地持续利用成为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测算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综合地对处于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常德市土地持续利用状况进行研究,研究成果对当地土地持续利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文首先论述了土地持续利用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简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接下来着重阐述了对本研究有着基础指导作用的城市化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相关理论,其中特别分析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与土地持续利用之间的内在联系,即城市化对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理。然后,从土地持续利用的生产力、稳定性、保护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接受性等五方面来刻画系统特征,针对性地设计出反映城市化快速发展地区特征的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最后,以湖南省常德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评价结果表明,常德市土地利用尚处于可持续利用的起步阶段,进一步分析常德市土地持续利用的障碍因素,得出主要障碍表现在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不足、土地资源的生产性不理想、区域水土流失问题严重等方面,最终针对主要障碍因素提出适合常德市土地持续利用发展的对策。
其他文献
我国历史上的木版印花工艺——夹缬,在唐宋两代曾经风靡一时,历元、明、清,以单色——蓝夹缬的形式,存传于浙江南部地区,是当地民间的婚用被面。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蓝夹缬淡
目前我国农业进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新时期。不论是农业发展、农村繁荣还是农民就业与生活问题,都依靠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产业体系的优化升级,必
研发产业作为一种新的产业类型在知识经济时代发挥着重要作用,也越来越成为一国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通过提升研发产业竞争力增强本国或区域的综合竞争力逐渐成为提升整
在江苏省使用新的语文教材后,有的老师不习惯新教材,认为新教材的内容多,经典篇目被删减了,因此语文课上就少了基础性知识的讲解,很多课文被放任为学生自己一读了之,而这恰恰违背了教材编写者的用意。那么如何理解、把握新教材呢?本文就以新的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为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新教材打破了原来以文体编排课文单元的传统,把不同文体的文章按专题混编在一起,使不同的思维方式既相
下垫面状况是决定土壤侵蚀发生发展的重要条件,揭示其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机制,建立切实可行的下垫面抗蚀力评价指标体系,是开展定量研究土壤侵蚀规律、快速预测预报土壤侵蚀量
自美国著名城市社会学家伯吉斯(E.W.Burgess)1923年首次提出CBD的概念以来,CBD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己历经八十余年,主要集中在CBD的特征、内涵、空间形态、演变规律等方面。
本文首先通过对历史上的人地关系进行理论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关于人地关系的假说——地理环境引导论,并以此来对中国在历史上的领先与落后进行解释。本文将演化思想融入到
广东省地处亚热带,地理环境特殊,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其中,泥石流灾害具有暴发突然、来势凶猛、冲击力强、冲淤变幅大、主流摆动速度快、幅度大等特点,使得大部分泥石流灾害损失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