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品位难选钛铁矿综合回收利用及机理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钛资源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医疗、航天航空等领域,钛铁矿资源虽然储量丰富,但是大部分呈现出贫细杂的特点,选别效率较低。随着开采力度的加大,矿石的嵌布粒度明显变细,使得有用矿物难以回收;并且钛铁矿与脉石矿物的伴生也愈加复杂,导致有用矿物的品位越来越低,这是目前钛铁矿选别中的主要难题。本论文以伊朗某钛铁矿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矿样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通过矿石性质对选矿工艺进行深入探索,对磁场强度、药剂用量等指标进行了系统的条件实验。在此基础上对钛铁矿和主要的脉石矿物辉石进行了单矿物浮选特性试验,对药剂与矿物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该矿中的有用矿物为钛铁矿、磁铁矿,脉石矿物主要由辉石、斜长石、角闪石、绿脱石、斜绿泥石、钠长石等组成。原矿中可以回收的磁性铁品位偏低,金属分布率仅为23.66%,其余绝大部分分布在硅酸盐中(59.67%),不可利用。原矿中75.17%的钛分布在钛铁矿中。通过物相分析,矿石中铁的理论最大回收率仅有20%左右、钛的理论最大回收率75%左右。钛铁矿选别工艺试验可知,磁选工艺流程中,在-200目占85%的磨矿细度下,当最佳场强为0.11T时,通过弱磁选铁,最终得到了Fe品位为61.68%,回收率为14.91%的铁精矿,并且铁精矿中V2O5的含量富集到1.57%,达到铁精矿中钒的计价标准,增加了铁精矿的附加值。通过强磁富集钛,最终获得了Ti O2品位为24.61%,回收率为70.5%的磁选钛精矿。浮选工艺流程中,通过对捕收剂MOH、p H调整剂H2SO4、抑制剂草酸和LD-C进行条件实验得出:当药剂用量分别为1500g/t、1500g/t、200g/t、20g/t时,浮选指标最佳。确定一粗三精一扫的浮选开路实验流程,使用最佳药剂制度,可获得Ti O2品位为46.19%,作业回收率为33.77%的浮选钛精矿。在浮选开路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浮选闭路试验,最终得到钛精矿中Ti O2品位为46.52%,回收率为69.23%的浮选作业工艺指标。整个磁-浮联合选矿工艺流程中,最终得到了Ti O2品位为46.52%,Ti O2回收率为48.81%的钛精矿。钛铁矿与辉石的单矿物浮选特性试验表明,LD-C对钛铁矿和辉石的分离效果最佳,LD-C用量在2mg/L时,对辉石抑制较为明显,对钛铁矿的浮选回收率影响较小。通过对矿物晶体结构和钛铁矿的浮选溶液化学研究可知,辉石经过破碎后,其表面暴露处大量的Ca2+、Mg2+、Si2+等阳离子,抑制剂LD-C上羧基、羟基等可以与辉石表面的金属阳离子发生反应,使得LD-C能够吸附在矿物表面,增加辉石表面的亲水性。弱酸或弱碱条件下,钛铁矿表面的亚铁离子成为了捕收剂吸附的主要作用位点。通过钛铁矿与辉石的红外光谱分析可知,抑制剂LD-C在铁铁矿表面发生了微弱的吸附作用,但是其在辉石表面发生了强烈的化学吸附。通过钛铁矿与辉石的Zeta电位可知,对于钛铁矿来说,LD-C对MOH在钛铁矿表面的吸附影响较小,其次LD-C与MOH能够在铁矿矿表面发生共吸附,对于辉石来说,LD-C吸附在辉石表面后,阻碍了MOH的吸附,从而使得辉石被抑制。
其他文献
锰是国家重要的战略储备资源,广泛应用于冶金、电池、化肥等领域,在社会生产和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我国丰富的低品位软锰矿(Mn%<30%)资源却由于其开采成本高、矿石利用率低、单位能耗比高并且污染严重等问题导致其工业化利用困难。相较于常规加热,微波加热不仅具有快速加热的特性并且可以提高还原过程的反应速率;同时,黄铁矿作为生产硫酸的原料之一,在还原软锰矿的工艺中不仅可以作为还原剂,还能
富氧熔池熔炼技术的核心是通过顶吹喷枪的浸没式搅拌实现熔池内三相间的快速传热传质过程,从而取得显著的节能减排成效。但高强度熔炼将导致熔炉炉衬寿命低、喷枪等关键设备磨损的问题。顶吹熔炼过程受热不均、搅拌不足导致的自热性差影响了炉内反应速率。而贫化电炉作为艾萨炉的后续沉降工艺,电炉内的渣金分离过程易受到磁性铁的影响在熔体内形成横膈膜影响冰铜沉降。因此如何改进顶吹喷枪结构、强化液态还原剂在电炉熔池内的扩散
我国Cu资源相对稀缺,而Zn资源存储量大,因此采用Zn合金代替Cu合金用于建筑物的装饰材料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Zn合金轧制加工成合金薄板,制成变形锌合金成为研究的热点。变形锌合金的变形方式有很多种,包括轧制、挤压、拉拔、冲压等,其功能和用途主要有耐磨、防腐、结构、抗蠕变以及压铸等。在锌合金中,Zn-Cu-Ti合金具有优异的抗蠕变性能,同时还具有自清洁、质轻价廉、安全无毒、延展性好以及耐腐蚀等优点。
近年来,自冲铆接技术因其独特的优势迅速发展,现已经成熟应用于汽车制造领域,还涉及航空航天、船舶、建筑业等多个领域,然而实际工程应用中处于极端环境下的接头难免会遭受腐蚀,影响承载的可靠性。本文主要研究不同腐蚀工况下自冲铆接头的静力学性能和疲劳特性,并结合仿真模拟分析接头的腐蚀演变过程。主要工作总结如下:1.在自冲铆接头腐蚀试验研究方面。结合腐蚀动力学及搭接区域腐蚀形貌分析接头变化情况,发现选取的五组
针对电弧增材制造硬、软件匹配困难、缺乏电弧增材路径规划特定软件以及成形精度低等问题,从电弧增材系统搭建、数值仿真、焊道成形质量等角度进行研究,筛选最优焊接模式、工艺参数及扫描策略,以此满足制件成形质量高的需求。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采用工业机器人(ABB IRB1410)配合焊机(Fronius CMT TPS3200)为主体构建增材硬件系统。在Cura开源软件输出的切片数据结果的基础上,利
硫化铜镍矿作为主要镍金属的主要提取矿物,其分选难度也是越来越高。经大量实践结果表明,提高磨矿产品易浮粒级产率可以有效的提升铜镍精矿浮选指标,且方法操作相对简单,提升效果明显。本文根据新疆亚克斯黄山硫化铜镍矿的矿石力学性质、各阶段磨矿产品粒度特性、浮选精矿指标等条件,结合原矿中镍、铜矿品位,利用统计回归分析方法分别建立镍、铜精矿铜回收率与磨矿多因素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实验室试验研究得出最佳初装磨矿介
黄铁矿热电性是热液脉型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及深部找矿预测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其指示意义和应用效果明显。但是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该方法是否能应用于热液型铜矿床的成矿过程和勘查实例尚较缺乏,原位测试黄铁矿热电性仍需探索,以及黄铁矿热电性数据离散的量化处理等。滇中禄丰和尚洞铜矿床是滇中铜多金属成矿带的代表矿床之一,显示出构造控制热液脉型矿化、存在宏观地质条件差异小的特点,致使深部找矿难度大,勘查效果差等
青山铅锌矿床位于黔西北矿集区威宁-水城成矿亚带中部,是带内典型铅锌矿床代表之一,矿体产出严格受构造和岩性组合双重因素控制。为了理清矿床构造控矿机制,有效进行深部找矿预测,本文综合采用大比例尺控矿构造精细解析、构造岩-岩相学填图、构造地球化学勘查等技术手段,系统开展矿床构造控矿机制与找矿预测研究,得到以下几点认识和成果。(1)通过矿区构造形迹的力学性质鉴定和分期配套,识别出矿区内存在4类构造体系:早
本文研究对象个旧风流山矿段34号矿体中,由于花岗岩蚀变带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力学性质差,导致巷道围岩普遍出现了较大变形,对巷道的稳定性及矿区的安全生产造成了威胁。为了解研究区巷道具体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本文在研究区选取了三条不同中段的巷道并对巷道的地质条件和施工变形情况进行现场调查。通过对不同岩组采样并进行岩体物理力学参数分析,以《工程岩体分级标准》和《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为分级标准对研究区巷
由于光伏产业的驱动,金刚线切割工艺成为目前主流的硅片切割方式,在其切割过程中约有30%-40%的晶体硅以粉末状态进入冷却液形成金刚线切割硅废料(DWSSP),资源浪费的同时导致硅片成本增加,并造成一定环境负担。本课题以DWSSP为原料电磁熔配制备铝硅合金,对其进行回收利用,具有重大经济和环境效益。本文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XRF)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DWSSP进行元素和物相分析。结果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