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Prox1基因的亚细胞定位及其在不同组织发育中的表达分析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5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rox1(Prospero-related homeobox protein 1,Prox1)蛋白是homeo-box转录因子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成员,在脊椎动物胚胎时期的神经、肝脏、心脏、眼睛和淋巴系统等组织器官发生发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其表达和功能的改变还与多种人类癌症相关。Prox1蛋白含有homeo-prospero结构域和prospero结构域,并且homeo-prospero与prospero结构域形成的同源结构域能特异性结合DNA,调节其它基因的转录。目前,Prox1基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和小鼠,对果蝇、蝾螈、爪蟾、金鱼和斑马鱼也有一些研究。人、小鼠、爪蟾、金鱼和斑马鱼的Prox1基因c DNAs已得到了克隆、序列分析和功能研究,但是鸡Prox1基因的克隆、亚细胞定位以及在鸡组织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尚不清楚。本研究首先对鸡Prox1基因的完整CDS区进行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鸡Prox1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并鉴定介导其细胞核定位的核定位信号,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Prox1基因在鸡胚胎期14天(E14 d)、0日龄(0 d)、7日龄(7 d)和14日龄(14 d)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鸡胚组织发育过程中的表达规律。1.鸡Prox1基因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根据Gen Bank已发表的鸡Prox1基因序列(NM_001005616.1)设计合成引物,以鸡眼睛提取的总RNA反转录产物为模板,通过PCR扩增Prox1基因CDS区,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Prox1蛋白的理化性质、二级结构、三级结构、亚细胞定位、互作蛋白、蛋白结构域和系统进化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鸡眼睛提取的总RNA反转录产物中成功扩增出鸡Prox1基因CDS区,其长度为2211 bp,共编码736个氨基酸,理论p I为6.62,相对分子质量约为82.86 ku,分子式为C3601H5671N1049O1136S32。序列分析表明,鸡Prox1蛋白二级结构主要是由无规则卷曲(占53.67%)和α螺旋组成(占39.40%)。亚细胞定位和互作蛋白预测结果显示:鸡Prox1蛋白主要定位在细胞核,与其互作的细胞蛋白主要有LYVE1、PAX6、KDR、VEGFC和FLT4。核苷酸同源性及遗传进化分析发现,鸡与鹌鹑Prox1基因核苷酸同源性最高(为97.8%),并且与鹌鹑的亲缘关系最近。以上研究为下一步开展鸡Prox1蛋白细胞核定位信号的鉴定和组织表达特性提供基础。2.鸡Prox1蛋白细胞核定位信号的预测和鉴定以构建的鸡Prox1基因重组克隆质粒p CR2.1-Prox1为基础,构建鸡Prox1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 EGFP-Prox1,将其转染HEK-293T细胞,通过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重组蛋白的表达,同时利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和分析重组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另外,运用在线软件预测鸡Prox1蛋白中假定存在的NLS(putative NLS,p NLS),构建鸡Prox1蛋白p NLS缺失体重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细胞后通过观察缺失体重组蛋白的亚细胞定位来确定NLS。同时,将鉴定的鸡Prox1蛋白NLS进行保守性分析,并检测其对外源蛋白的核输入能力。另外,将NLS中的碱性氨基酸位点进行突变,鉴定鸡Prox1蛋白NLS中的关键碱性氨基酸位点。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鸡Prox1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 EGFP-Prox1,转染细胞后重组蛋白EGFP-Prox1正确表达;荧光观察和亚细胞定位分析结果显示EGFP-Prox1重组蛋白主要定位在细胞核。对鸡Prox1蛋白NLS预测结果显示,鸡Prox1蛋白中共存在6个p NLS。进一步对p NLS缺失体重组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分析发现,p NLS1(15KRRR18)和p NLS2(163RAKRAR168)共同决定了鸡Prox1蛋白的细胞核定位。另外,鸡Prox1蛋白NLS1和NLS2基序在其它禽类、人和不同哺乳动物间均保守,并且与SV40大T抗原NLS具有相同的核输入能力。此外,碱性氨基酸点突变试验结果证实,K15、R16和R18,K165、R166和R168分别是鸡Prox1蛋白NLS1和NLS2中的关键碱性氨基酸位点。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两个高度保守的NLS1(15KRRR18)和NLS2(163RAKRAR168)共同决定了鸡Prox1蛋白的细胞核定位。3.鸡Prox1基因在鸡胚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性分析分别采集鸡胚胎期14天(E14 d)、0日龄(0 d)、7日龄(7 d)和14日龄(14 d)4个时间点的眼、脑、心、肝、肺、胃、胸肌和腿肌的样品。提取总RNA并反转录成c DNA,设计荧光定量PCR引物,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Prox1基因在鸡肝、肾、脑、眼睛、肌肉不同阶段组织中的表达量,分析Prox1基因在鸡不同组织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Prox1基因在鸡E14 d和7 d的胃中表达最高;0 d和14 d的肺脏中表达最高。表达规律显示:Prox1基因在眼睛和脑中表达稳定;心脏中7 d前表达稳定,7 d后开始呈上升趋势;肝脏和肺脏中均在E14 d时表达最低,14 d时表达最高,整体呈上升趋势;胃和腿肌中在E14 d时表达最高,0 d时表达最低,7 d时有较高表达,呈“W”表达趋势;胸肌中,E14 d到7 d阶段表达逐渐增加,在7 d时达到最高,之后开始下降,到14d表达最低。以上研究为后续开展Prox1基因调控鸡相关组织发育研究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背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主要以糖、脂肪、蛋白质紊乱为主的代谢综合征,是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正逐年上升。目前,西医主要采用生活方式干预结合药物的方法来治疗2型糖尿病,虽降糖药物种类较多,能较好的控制血糖情况,但其并发症多,致残率高,对社会经济造成的负担越来越重。中医药防治2型糖尿病具有一定优势。赵进喜教授长期
海南岛地处亚热带,具有丰富的海洋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本文针对南海海草生态系的关键物种针叶藻(Syringodium isoetifolium (Aschers.) Dandy)和儒艮(Dugong dugon)进行主要
本文旨在研究当代语境中的现场艺术,也就是对现场艺术中的现场进行研究。这一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从现场艺术之在场状态向着现场艺术之现场本身的还原性研究。顾名思义,现场艺术之在场状态将会涉及到现场艺术的现成性概念、它的艺术史部分、以及被广义地归属于它的艺术创作与艺术作品等;而现场艺术的现场本身,就是通过这些现成的可见的在场状态而被揭示出来的本源性维度。简言之,本文就是对现场艺术的本源性进行研究。在这一总体
颗粒材料的堆积体系一直是颗粒物理学研究的重点。对于静态堆积体系,Edwards等人提出了堆积体积可作为关键的广延量来描述体系,并对空间构型及体积分数进行了详细研究。然而,当
多孔纳米结构薄膜(PNFs)是指由纳米颗粒、纳米柱/棒、纳米韧带、纳米片、纳米孔或纳米管道等低维纳米结构组装而成的一种具有多孔结构的功能薄膜。PNFs由于具有高的孔隙率和大
公路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动脉,是建设便捷、畅通、高效、安全的现代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路基作为公路交通建设的基础,是当前技术部门研究的焦点和热点。当前,路基处理方法日趋成熟,但如何有效利用路基加固处理技术还是个亟待突破的难题,本模型试将土工袋技术应用于路基加固的处理过程中,该技术能有效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减少投资成本且绿色环保,对环境无污染,符合我国提出的“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综合交
目的 本文旨在对比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对于新鲜与陈旧性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19年1月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 compressed fracture,0VCF)就诊于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并且最终选择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的患者,一共76例,并对所有患者进行
航天器结构在工作过程中不但会受到多种频段的动态载荷激励,从而使得结构的动力学特性体现出宽频特性,而且传统的主动、被动以及主被动一体化振动控制技术很难适应系统的低刚度
中药质量控制是中医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是确保中药安全性、有效性及稳定性的关键环节。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用植物、动物、矿物及其制剂,而中医药的应用往往缺乏现代医学模式下的自然科学依据,中药质量控制方法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本文以常用中药蔓荆子、白芍以及款冬花为例,针对其质量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采用实验设计的方法,分别建立了相应的质量评价方法,以完善或提高这三味中药质量控制方法的部
Fe基非晶/纳米晶软磁性材料,由于这种材料相对于传统的软磁材料,具有更低的损耗,是一种新型绿色节能材料。而在电机的再制造过程中,用非晶材料取代传统的硅钢材料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工艺手段。而非晶材料本身的成型条件就比较苛刻,另外,由于电机种类的繁多,定子与转子的型号难以实现统一制造。因此,如何研制出能够广泛应用于电机再制造的非晶软磁材料呈现出重要的理论及应用价值。选取硅钢为实验基材,通过使用热喷涂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