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工商资本争相进入农业,不仅加快促进了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而且也为农业注入了诸多新理念、新要素。但是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非粮化”、“非农化”、大面积圈地和由于经营不善、跑路等引发的农村社会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在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的同时要完善工商资本租赁农地准入、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工商资本进入农业也引起了我国众多学者的关注,并开展了诸多相关研究。但是就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的动机文献中查不到显著成果。而投资动机是诸多问题诱因和正负效应的重要根源,因此,开展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的动机研究,对于科学指导工商资本进入农业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具有积极意义。本论文基于对河南省46家农业企业通过对其原产业性质、投资农业的领域等所做的调查分析,加之对部分企业的实地查看和访谈,将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的初始动机进行了归纳分类,结果是可以分为产业延伸、产业关联、产业拓展、产业转移、产业盲从和产业投机六种类型。论文又采用案例分析法探讨了不同动机类型的内涵以及每种动机下的行为现状情况,认为产业延伸和产业关联两类是较理想的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的初始动机,这两类企业的原投资主体经营的产业与农业有较好的关联度,目的明确,思路清晰,承受风险能力也较强。产业拓展、产业转移和产业盲从这三类企业的投资主体原产业性质以房地产、工矿或综合性投资为主,均是“一张白纸”式的直接投资,若企业前期对农业了解不深入,或准备不充分,又缺乏科学规划,急于铺摊子,对今后经营农地时面临的风险估计不足,就容易发生运营困难,或出现“非农化”、“非粮化”现象;只有那些寻找到了好的赢利点或盈利模式的企业,才会持续运营下去。产业投机类型的企业实际是一种“不纯动机”,不会对农业产生有益的示范、引领和促进,“非农化”、“非粮化”倾向也最为严重,是需要重点预防的动机类型。本文提出在引导工商资本进入农业时要大力鼓励产业延伸和产业关联两种动机类型的工商企业进入农业,高度预防产业投机动机类型的工商企业进入农业,正确引导产业拓展、产业转移和产业盲从三种动机类型的工商企业进入农业,必须要求这些企业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进而找准经营农地的赢利点或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