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赘婚初探——以广西宜州市刘三姐乡中枧屯为例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n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赘婚是指男子结婚后到女方家上门落户的一种婚姻形式,至今仍存在广西宜州市壮族村落。本文对壮族婚姻和壮族赘婚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结合田野调查资料,运用文艺学、民俗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相关理论,对刘三姐乡中枧屯赘婚及其社会功能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包括赘婚自身的特点、上门姑爷的权利与义务、赘婚形成的原因及发展变化,以及壮族赘婚在择偶观念、择偶途径、通婚范围、结婚仪式等方面的特点;对壮族赘婚社会功能的研究目的包括赘婚是否有助于解决农村老人养老问题、改变生育观、保障农村妇女家庭地位、构建平安和谐的社区。  壮族的入赘婚,既具有农村赘婚的一般特征,也有本民族的特点。婚后在女家居住,所生子女可以随母姓也可随父姓,担当起赡养女方老人的责任;同时还可以享有女方家庭的资源:田地、生产资料、家族财产等。这种婚姻模式有利于解决农村老人养老问题、改变生育观、保障农村妇女家庭地位、构建平安和谐的社区。  中枧屯赘婚形成的原因:一是对赘婚限制少,对赘婿没有偏见与歧视;二是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加上近年来旅游业蓬勃发展,就能吸引更贫困地区的男子入赘。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观念的变化,中枧屯的赘婚婚姻模式正面临着出入不平衡、日益减少的挑战。
其他文献
当代女作家陈染的创作具有“私小说”之称,其不同阶段的小说具有几个典型主题,即,少女成长的创伤性记忆,如孤独情愫;婚姻、爱情的肉体与精神突围,如屈服于欲望的肉体背叛;女性
俄罗斯苏联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国文学中的苏俄形象也一直随着历史的风云变幻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王蒙,作为中国当代作家、社会活动家,同样有着浓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