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春散Ⅰ号联合r b-b FGF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lq56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创面愈合率和创面细菌清除率方面的差异,观察复春散Ⅰ号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 b-b FGF)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唐山工人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烧伤残余创面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1例,治疗方法为,复春散Ⅰ号结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 b-b FGF)治疗,对照组21例,治疗方法为应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 b-b FGF)常规换药治疗。两组患者均于实验初始、7天、14天、21天和28天,应用数码相机平行于创面照相(创面旁放置标尺),用Iamge J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各时相点创面面积,计算出后续各时相点未愈创面面积,并计算创面愈合率。愈合率=(原始面积-未愈合面积)/原始面积×100%;于换药前、换药后7天、14天、21天留取创面分泌物送本院细菌室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计数培养阳性的菌株,比较细菌清除率。细菌清除率=(清除细菌株数/初始细菌株数)×100%。将试验组和对照组各时相点的创面愈合率与细菌清除率分别进行比较,查看两组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方法临床疗效是否有差异。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进行c2检验,小样本计数资料应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P<0.05为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 创面愈合率:临床试验证实,实验组在用药后第7天、第14天、第21天、第28天各个时间点的创面愈合率均比对照组高,且P<0.05,这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创面细菌清除率:42例患者创面分泌物培养结果显示,治疗后7天,实验组患者总体细菌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4天,实验组患者总体细菌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1天,实验组患者总体细菌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创面总体细菌清除率在治疗后第7天、第14天、第21天时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创面总体细菌清除率,且这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应用复春散Ⅰ号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 b-b FGF)治疗烧伤后期残余创面,能够促进新生上皮生长,提高创面愈合率,缩短住院时间,可作为治疗烧伤后期残余创面的一种有效方法。2应用复春散Ⅰ号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 b-b FGF)治疗烧伤后期残余创面,能够有效减少创面分泌物,抗菌作用强。3应用复春散Ⅰ号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 b-b FGF)治疗烧伤后期残余创面,疗效优于单独应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 b-b FGF)。
其他文献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选修1中介绍了用平板划线法纯化大肠杆菌。以下是对该实验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几个问题的思考。1为什么在操作的每一步前后都要灼烧接种环操作开始时灼烧
<正>近日,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郑玲博士的《<弥勒会见记>异本对勘研究——回鹘文(哈密本)与吐火罗A(焉耆)文本之比较》一书由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弥勒会见记》是一部长达
旱地聚土垄作技术是利川市1989年由四川引进,主要应用于"马铃薯—玉米"连作模式,聚土起垄、垄上种植、沟内培肥,第二季沟垄互换,实现全田快速培肥。试验表明,不同深度的聚土垄
内部审计能够对会计报表所体现的数据起到监督作用,这也是其最主要的作用,让相关的数据与企业的经营状况相符。内部审计的开展,能够让会计部门的工作更具完整性、有效性,使内
目前,高等院校的档案工作发展迅速,民办独立院校发展则相对缓慢。社会的需求和变革要求民办独立学院的档案工作加快前进的步伐。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可以针对民办独立学院存在
目的探讨盆底肌功能锻炼对腹腔镜广泛全子宫切除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腹腔镜广泛全子宫切除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试验组50例,对照组采用妇科常规护理方
舞蹈作为一种极具表现张力的艺术,是人类情感的表达方式之一。舞蹈最讲究利用外在的肢体动作和力道来表现内在的神韵与气节。现代舞蹈最初是对西方艺术文化的一种引进,与芭蕾
目的:探讨儿童围手术期并发重症低钠血症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康市2007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13例儿童围手术期发生的重症低钠血症患儿的一
背景临床中根据格拉斯哥评分(GCS),≤8分的颅脑损伤患者被归为重型颅脑损伤,因其病情严重,诊断和治疗复杂,给患者和家属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及精神打击,同时也容易形成社会问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小鼠肠道潘氏细胞杀菌功能的改变。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菌素的方法诱导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8周龄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糖尿病组(UDM组)和糖尿病胰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