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胆道癌发病率近年来逐年上升,居我国消化道肿瘤的第5位。早期症状多不典型,确诊时多已属临床晚期。手术仍是早期胆道癌的首选治疗手段,晚期病例的治疗方法主要为放化疗,但疗效欠佳。靶向治疗在于封闭促进肿瘤存活、生长和浸润的信号网络。抗EGFR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通过竞争性抑制EGFR配体,与肿瘤细胞膜表面的EGFR特异性结合,阻止受体激活,阻断其下游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及转移。目前国内尚无西妥昔单抗应用于EGFR突变阳性胆道癌患者的研究及文献报道。本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应用于EGFR突变阳性胆道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吉西他滨+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方案联合西妥昔单抗(实验组)及采用吉西他滨+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方案(对照组)治疗胆道癌患者81例。对比两者之间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临床受益率为66.7%,临床有效率为28.6%;对照组临床受益率为35.0%,临床有效率为13.3%。两组临床受益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2=6.357,P=0.012),但临床有效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c2=2.526,P=0.112)。实验组2年生存率为48.0%,中位生存期21个月;对照组2年生存率为23%,中位生存期14个月,2年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2=5.153,P=0.022)。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主要毒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皮肤毒性(42.9%VS8.3%,c2=12.9,P=0),肝功能损伤(9.5%VS68.3%,c2=1.418,P=0.234),腹泻(38.1%VS13.3%,c2=6.017,P=0.014),II0-IV0骨髓抑制(38.1%VS16.7%,c2=4.133,P=0.042)。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吉西他滨+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方案)能明显改善EGFR突变阳性的胆道癌患者临床受益率,延长患者生存期。但临床有效率未见明显改善,且毒副反应发生率相对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