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是指胸部手术开胸侧肺的萎陷或经单侧支气管插管进行肺通气,它可以防止血液及分泌物溢入健肺,并使手术野保持相对清晰,为术者创造良好的操作条件。但是单肺通气由于其特殊的病理生理过程,常可引起较严重的呼吸力学、血液动力学及肺氧合的改变。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采用不同方法改善单肺通气(OLV)所致的血液动力学、呼吸力学、血气的改变进行了研究和报道,这些研究大多见于成人,在小儿方面的报道比较少见。本研究在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us,PDA)结扎术中采用定容(volume controlventilation,VCV)和定压(pressure control ventilation,PCV)两种不同通气模式,分析比较小儿单肺通气期间不同通气模式对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血气的影响,为临床选择最佳的通气模式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20例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PDA)行结扎术的患儿(年龄5.29±3.62岁,体重18.33±6.45kg),麻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右侧卧位。先行双肺定容通气(TLV-VCV),再采用右肺单肺定容通气(OLV-VCV),25分钟后改为单肺定压通气(OLV-PCV)。所有病例按通气模式不同进行三组实验(每组20例):组1,双肺定容通气;组2,单肺定容通气;组3,单肺定压通气。每组均在麻醉通气平衡后25分钟开始记录呼吸力学、血液动力学参数,并取动脉血作血气分析。用旁气流通气监测法kidestream sPirometry,SSS)监测气道峰压(PPeak入气道平台压0platX气道阻力(Raw\动态胸肺顺应性(Cdyn)及每分钟通气量(Mvi、Mve)等呼吸力学指标;年龄巧岁的病例 ( 5例)经食道超声多普勒(TED)监护仪连续监测心输出量(CO)。外周血管阻力(SVR)、每搏量(SV)、左心射血时间指数(LVETi)、主动脉血流加速度(ACC)等血液动力学指标;取动脉血作血气分析,以监测动脉血氧分压oaO*、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0aCO*。 实验结果显示,单肺定容通气与双肺定容通气相比,PPeak、PPlat、Raw显著增高(尸<0*1),Cdyn显著下降(P<0*1);CO、SV显著下降(P<0*5),SVR显著增加(P<0.05);动脉血POZ显著下降(P<0.of)。单肺定压通气与单肺定容通气相比,Ppeak、Raw略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刀5),动脉血PO。显著上升u功刀5人 研究结果表明:单肺通气可使健侧肺气道压力增加、气道阻力增加*应性下降,患侧肺通气一灌流比值失调,静脉血掺杂,而致患者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单肺通气还可引起血液动力学的变化,使外周血管阻力增加,每搏心排量、心输出量下降;小儿单肺通气期间,采取定压通气模式,有利于改善肺泡氧合,预防和减轻单肺通气造成的低氧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