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级Al(OH)<,3>阻燃剂的制备及表面改性研究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9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氢氧化铝主要用作高分子材料的阻燃剂,具有无毒、抑烟、阻燃效果好等特点。本文以硫酸铝为原料,采用直接沉淀法制备纳米级氢氧化铝阻燃剂。研究内容涉及纳米氢氧化铝制备工艺条件研究、制备过程防团聚研究以及纳米氢氧化铝表面改性研究等。在纳米氢氧化铝粉体最佳合成工艺及相关制备过程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产品100吨/年生产工艺放大设计。 1.纳米氢氧化铝粉体制备工艺的研究。详细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浓度、反应物配比等因素对产物粒径、产率的影响。利用TEM、XRD、TG/DCS、表面结构分析等手段对颗粒进行了表征,在研究基础上形成了纳米氢氧化铝最佳制备工艺。 2.纳米氢氧化铝粉体制备过程防团聚的研究。分别在沉淀、洗涤、干燥等过程中采取防团聚措施。重点比较了共沸蒸馏干燥法和直接干燥法对产物粒子尺寸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取防团聚措施可以得到粒径小、粒径分布窄、外观疏松、流动性好的产物,达到有效的防团聚效果。文中还初步探讨了共沸蒸馏干燥法的作用机理。 3.纳米氢氧化铝粉体表面改性工艺的研究。着重研究了改性温度、改性时间、改性剂用量、改性剂种类等因素对改性效果的影响。通过活化指数、粘度、接触角等测试来分析处理后产品疏水性,结果表明通过适当的表面改性工艺处理能得到疏水性良好的纳米氢氧化铝粉体。文中还对纳米氢氧化铝表面改性机理进行了探讨。 4.根据小试和中试结果,完成了100吨/年纳米氢氧化铝粉体生产工艺的初步设计。
其他文献
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技术以其简单、快速、可以在纳克级水平上实时检测等优势而成为分子生物学和微量化学领域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利用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
论文研究了光助Ag~+催化S2O82-氧化水放氧动力学及其反应机理。在Ag~+浓度小于7.06×10-3mol L-1时,放氧速率与Ag~+和S2O82-的浓度均为一级动力学过程,其速率方程为:-dc(S2O8
本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TiCl4水解制备光活性纳米氧化钛溶胶的工艺条件,将该溶胶应用于透明聚合物-聚碳酸酯(PC)板表面,低温制备光催化超亲水透明薄膜,并详细研究了其结构和性能
  本文仅对具有很好单晶数据的配合物进行了相关的分析表征与晶体结构解析,并对金属配合物自组装过程中的一些影响因素,多维结构的组装方法和规律进行了探讨,系统介绍了功能配
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是有机化学中合成手性C-C的重要反应之一,广泛应用于合成生物活性或药学活性的化合物及天然产物。香豆素类药物是一类口服抗凝药物。它们的共同结构是4-羟基香豆素。本论文主要论述了设计、合成一系列手性氮杂半冠醚配体,并用其催化4-羟基香豆素与β,γ-不饱和-α-酮酸酯的Michael加成反应。用手性配体L*与Et2Zn的金属络合物为催化剂对4-羟基香豆素与β,γ-不饱和-α-
尖晶石LiMn2O4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目前存在容量易衰减,结构不稳定等缺陷,从而阻碍了它的应用和发展。但由于其资源丰富、价格便宜、对环境友好、脱锂量大等优点,被研究者公
  本论文报道了含水杨酸基、苯甲酸基、水杨酰胺基、苯氧醚基、N,N-二苯基乙酰胺基、N-苯基乙酰胺基等共轭基团的系列多足配体(L1、L2、L3、L4、L5、L6、H2L7、H2L8,其中配
本文研究了辅酶Q10的合成和光学活性丙氨酸的合成。一、辅酶Q10的合成辅酶Q10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些生物体内所含有的一种类似于维生素的物质,它对心脏病、恶性肿瘤、高血压、
以研究丁烯裂解增产丙烯新型催化剂为目的,本文在设计并建造三套分子筛动态合成装置和两套全自动的在线全分析催化剂测评装置的基础上,对包括ZSM-5、ZSM-22、MCM-22、MCM-49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