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韩国犯罪心理学》的韩中翻译实践报告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翻译事业在无数翻译者的全力参与和辛勤耕耘下,迎来了大发展,大变革,一片生机,蔚为壮观。要想促进中华文化不断取得新的更高水平的发展,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翻译都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如果说学习一门语言,可打开一个世界,那么译者则是引路人。犯罪心理学作为一个研究视野独特的学科,经常被认为“冷门”和边缘化的学科。“犯罪”看似离我们很遥远,实则就在我们身边。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随着战略的提出到如今政府推进的法治乡村建设,能够看出我国法律发展不仅有深度还有广度。但是无论法治多么健全,都不能避免犯罪的产生。根据唯物辩证法中的内外因原理,内因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此时除了关注所处的大环境外,还要把目光投向犯罪者本身。译者选择《韩国犯罪心理学((?))》作为翻译项目,在此基础上撰写此翻译实践报告,尚无中文译本。该书2015年由P&C媒体出版社出版,黄圣贤、李昌汉、李康勋、李完熙、韩佑宰(音译)共同编写。全书共十四个章节,译者负责第六章和第七章,第六章内容为精神障碍和犯罪心理,第七章内容为性格和犯罪心理。在这两个章节当中都有心理学领域的专业知识,也有韩国和美国的犯罪案例,这些专业知识和生动的案例可以为研究犯罪心理学的人士提供真实的案例和参考资料。加之,韩译汉作品中,文学文本居多,应用文体中较少,译者借此翻译此作品为丰富韩中翻译门类尽一份微薄之力。此翻译实践报告共有四个章节的内容。第一章是对译者翻译项目的简介,首先是全书简介和第六章和第七章的主要内容概述,其次介绍《韩国犯罪心理学((?))》的作者。第二章是译者的译前准备,包括搜集阅读平行文本和与合译同学磋商探讨等。译者虽是朝鲜族但不敢怀有丝毫侥幸的心里,仔细研读文本内容。第三章是翻译实践报告的核心部分,这一部分总结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呈现。重点是心理量表的精确翻译,难点是句子成分的转换。原文长难句数量较多,需要剥茧抽丝,翻译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灵活应对。第四章是翻译实践报告的最后一个章节,总结了译者在此次翻译实践中所学到的方法,以及在处理应用翻译时所需要的注意事项。“振兴中华乃吾辈之责”,译者应担负起文明交流使者的责任。这次的翻译实践,译者在“译德”、“译智”、“译体”等方面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力争用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认真完成本次翻译实践。
其他文献
自我国发现石油和天然气以来,在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管道运输作为石油、天然气的运输和储存主要方式有诸多优点,但是如果发生泄漏会造成极大危害。本文研究了国内外的管道泄漏检测技术,由于负压波检测方法和音波检测法方法在现今的实用性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似性,重点从原理、公式和适用范围对二者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以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建立模型,模拟各种工况下运输管道泄漏时管道内流体的分布情况。比照实验室现有管道模型
大豆是重要的油料、食用和饲料作物,近几年来,自然灾害对大豆的产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特别以环境干旱所造成的损失尤为严重。因此增强大豆对干旱环境的适应能力是提高大豆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传统育种方法在培育抗旱大豆新品种的过程中存在基因局限性等问题,而转基因技术能有效解决这类问题。因此,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抗旱大豆新品种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育种手段。本试验以大豆突变体M18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同源PCR扩
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Jacq.)A.DC)是多年生药食两用植物,具有排脓祛痰等功效,作为一种可药、食、赏兼用的传统中药,广泛应用在人们的生活中。对于桔梗人们的需求量有增无减,不少学者通过系统选育的方法培育出高产、高效、观赏性高的品种。本研究通过广泛搜集国内桔梗资源,研究它们的遗传背景,分析遗传多样性,解析群体遗传结构,为发掘优异野生桔梗种质,指导资源保存和进行品种
Dok(downstream of tyrosine kinase/Docking protein)是酪氨酸激酶下游蛋白,在细胞信号转导中至关重要。该家族包含了 Dok1至Dok7共7个成员,它们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N端PH结构域、中央PTB结构域以及C末端区域。PH结构域可以帮助某些蛋白定位于质膜上,中央PTB结构域主要结合磷酸化的酪氨酸,C末端可以结合信号分子调节下游信号通路。Dok5是Dok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黄龙溪古镇位于成都平原南部,是以旅游业为龙头、农业为基础的旅游型古镇,是成都市郊的热门旅游景点。黄龙溪古镇地处锦江和鹿溪河交汇处,锦江江水清澈,鹿溪河浑浊,在江河交汇处,形成一条黄龙在江水上的景象,因此得名黄龙溪。火龙灯舞作为当地的一项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南宋时期。现在,黄龙溪古镇每遇年节和典礼盛会都要照惯例舞起火龙,该表演融合龙、灯、舞、火于一体,具有浓郁的川西地方特色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