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新一届中国女排人员调配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ghter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女排人员调配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成败。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女排的技术、战术发展及现状以及新一届中国女排人员调配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并通过专家问卷调查法以及比较分析法对中国女排人员调配的位置(以2009年世界女排大奖赛为例)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中国女排需要人员调配的重点位置。通过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新一届中国女排在年龄、身高上都占优势,与上一届中国女排在拦网高度和扣球高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但个体存在差异。年龄还未达到最佳出成绩的年龄阶段,预计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将会达到,现阶段最重要的是对年轻队员的培养,特别是重点位置上人才的培养。   2、在各个位置上,新一届中国女排缺乏“一锤定音”的主攻手,副攻队员个人特色鲜明,接应二传队员王一梅是历届身高最高接应队员,在人员调配上,王一梅更适合主攻位置。   3、在总体基本技战术上,新一届女排后排扣球能力较差,跳发飘球和站立式发球是比赛中采用较多的发球技术,上一届中国女排主要接发球任务是由自由人张娜和接应二传周苏红担当,新一届中国女排中还没有发现接一传的最佳组合。   4、2009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新一届中国女排总体技术水平较高,但扣死率较低,拦网技术还欠缺,配合不够默契,特别是年轻队员,大赛经验不足,发挥不稳定,失误较多。新一届中国女排缺少老队员的传帮带作用,在人员调配方面缺少底气。   5、2009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新一届中国女排依然暴露出强攻不强的缺点;快攻反攻的扣死率几乎高于一攻,接发球一攻的快攻容易被对方拦死;后排进攻次数与世界强队相比相差不大,但后攻的效果上和能有效进行后攻的人数上与欧美强队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新一届中国女排人员需要调配一个进攻能力更强的主攻手。   6、新一届中国女排人员调配基本合理,但是一、二号位接应二传位置的效率低于四号位强攻位置,接应二传位置并没有充分发挥王一梅的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我们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种类丰富的新媒体让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之余,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可携带的设备利用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