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钢铁生产行业高端产品产能不足,低端产品产能过剩,并且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钢铁企业间的竞争变得日趋激烈。提高钢铁生产的效益和产品质量,满足客户的差异化需求逐渐成为钢铁企业关注的重点。铁水转运是钢铁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铁水转运系统是衔接炼铁厂和炼钢厂的缓冲界面,对控制钢铁生产节奏、保证产品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钢铁生产新工艺的“一罐制”运输,使生产的刚性增强,对铁水转运系统的要求更高,因此钢铁企业日益重视对铁水转运调度的研究。对铁水转运调度的研究能够分析新流程中铁水转运系统的特点,优化钢铁生产的作业计划,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高炉出铁的准点率,从而使钢铁生产趋于准时准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钢铁企业的竞争力。本文主要分析了新流程中车间铁水转运系统的特点,新工艺对铁水转运系统的要求。在此基础上以某钢厂铁水转运系统的实际问题为例进行抽象,建立了铁水转运系统的概念模型,利用Extend软件实现了相应的仿真模型,然后对仿真模型进行检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分别研究了铁水罐数量、脱硫工位处理能力、铁钢界面台车运输能力以及高炉生产能力等因素对铁水转运调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钢铁生产新流程中的车间铁水转运系统是一个集重罐运输和空罐运输为一体的有机循环体,二者的运输过程相互影响和制约。在铁水转运系统中,铁水罐数量应该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本仿真实验中的合理的铁水罐数为30罐左右,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铁水转运的效率:铁水罐数量过低,会降低配罐的准时性,使出铁任务延迟,同时会降低下游脱硫工位的利用效率;铁水罐数量过多,会造成空罐闲置,降低铁水罐的平均利用率和流通效率。在铁水转运过程中,各工位的生产能力直接影响着上下游工位的正常运作,其中脱硫工位的处理能力不仅影响重罐座的使用频率,而且直接影响着铁水罐的流通效率和配罐的准时性,并且容易造成低端产品产能过剩等问题,脱硫工位很容易成为铁水转运系统的瓶颈。铁钢界面台车工位的运输能力对高炉出铁的准点率和脱硫工位的利用率有影响,铁钢界面台车的运输能力不足,将会降低脱硫工位的利用效率,同时加重了重罐座的负担,使更多的铁水在重罐座上等待,降低了铁水罐的流通效率,铁钢界面台车工位对铁水转运系统的影响不容忽视。通过仿真实验还可以看出,随着高炉数量的增加,对铁水转运系统各工位的衔接性要求更高,如果想提高出铁的准点率,实现钢铁生产的准时制要求,就必须关注重罐和空罐的运输调度,配备合理的铁水罐数量,加强脱硫工位的处理能力,并且保证铁钢界面台车运输能力,保障上下游工位的铁水运输稳定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