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论视野中的“古史辨”派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世纪的中国史学发展史上,顾颉刚先生(1893—1980)以及他所领导的“古史辨”运动始终占据着一种砥柱性的位置,他们主要从事的上古史料的董理和批判工作也推动了史学的整体变迁。但半个多世纪以来,“古史辨”派的学术业绩仍然面临着各种被误读的危险,而顾颉刚的几大主干命题也仍有重新诠释和理解的必要。 顾颉刚1923年5月6日刊发于《读书杂志》上的《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事实上构成了“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这一源远流长的中国上古史知识框架崩溃的肇因。其中所提出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说,作为顾颉刚古史考辨工作据以进行的基本假定和最具阐释力的分析工具,其内涵绝不仅仅限于史料学层面。如果说此命题中确实蕴藏着所谓“现代史学的观念”,也似乎主要体现在顾先生对历史知识一般性质的看法上或对历史知识的革命性态度上。顾先生从中得出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知识性质的结论是:“我们要辨明古史,看史迹的整理还轻,而看传说的经历却重。”而他的致知取向便“不在它的真相而在它的变化”,简言之就是“不立一真,惟穷流变”。这一搁置历史本体、着重于古史知识形成过程的“层累构成说”便标明了顾颉刚经验主义的知识立场。而从历史知识论的角度来看,当顾颉刚将注意力集中在古史的“故事演变”和“角色塑造”时,也就意味着他早在那些极端的后现代主义者论证“历史文本”也是“文学虚构”之前很久,就将历史、特别是人们所熟知的上古史还原为“故事”、“传说”和“神话”等体裁的文学作品了。在普遍的知识论意义上,从怀疑古史记录到怀疑全部历史记录,顾颉刚已经触及了历史知识的一般性质与“神话”的性质的关系问题。事实上,神话制造者对资料的取舍与编排,与职业历史学家的历史叙事,手法与程序并没有实质上的不同,“历史”与“神话”的区别可能仅具有相对和有限的意义。所以“层累构成说”应该看作是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知识论命题,因为不管文献“足征”与否,所有的“历史”仍都具有“不确定”的性质,都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八段锦保健功法在针刺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的临床观察,探讨八段锦在针刺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应用效果,为八段锦保健功法指导治疗和护理心脾两虚型失眠
<正> 王夫之,字而农,湖南衡阳人。生于公元一六一九年,卒于公元一六九二年。他曾于顺治五年即公元一六四八年,举兵衡山,阻击清军南下。南明复败后,隐匿转移于湘西山区,最后归
在我国的西部丘陵地区,由于土地狭小零碎、农村金融服务薄弱、土地流转难度高等问题,农民增收困难。针对西部丘陵地区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实际,以宜宾市、眉山市为例进行调
"悟",<现代汉语词典>:"了解,领会,觉醒之意."所谓悟性,则是对人对事的分析与理解能力.也可进一步引伸为对较抽象的事理与人生感触的思考.由悟,可能会联想到" 禅",禅,是佛教用
目的:探讨白背叶根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及抗炎作用。方法:选取昆明种小鼠50只,雄雌各一半,根据给药情况分为给药组(研究组)与生理盐水组(对照组),分析白背叶根提取物给药前后小
<正> 角膜溃疡,是眼科较长见的一种严重眼病,若不速治或治疗不当,往往易造成视残之不良后果。目前,对该病虽有某些治疗方法,但就缩短溃疡的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方面,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导致全球约500,000人死亡,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复发和转移是乳腺癌患者的最主要的死因。最新研究表明,肿瘤中存在的少量的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是导致肿瘤复发转移的原因之一。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肿瘤转移的主要原因,近年来被证实促进肿瘤干性。细胞角蛋
“一物数卖”的纠纷不断增加,该类纠纷并非单一的民事法律关系所能调整的,因其涉及物权与债权的交叉,所以对交易双方的权益保护具有选择性。不同保护方式的取舍,权利义务于交
Web2.0信息环境的特点,使数据新闻从内容组织、呈现方式、传播渠道、时空维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几乎改变了原有新闻工作的每一个要素。Web2.0信息环境的媒体具有横扫一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