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①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相关因素,为临床识别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提供依据;②系统观察解毒活血配伍方案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稳定性的干预作用,探讨作用机理,为寻求抗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斑块的有效中医治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①入选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20例,分为稳定斑块组60例和不稳定斑块组60例,另设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对颈动脉IMT、IMTarea、MIMT、斑块积分、管腔内径、管腔狭窄程度、颈动脉血流动力学进行检测,探讨心血管危险因素、颈动脉斑块超声检测指标、颈动脉血流动力学、血清炎症因子(hs-CRP、sICAM-1、sVCAM-1)、基质降解相关因子(MMP-1、TIMP-1)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②入选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50例,随机分为5组,即解毒组(虎杖组)、活血组(山楂组)、解毒活血配伍组(虎杖与山楂配伍)、洛伐他汀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疗程6个月。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IMT、IMTarea、MIMT、斑块积分、管腔内径、管腔狭窄程度、颈动脉斑块超声病理分型及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检测治疗前后血压、血糖、血脂、hs-CRP、sICAM-1、sVCAM-1、MMP-1、TIMP-1水平的变化。结果:①心血管危险因素、IMT、IMTarea、MIMT、斑块积分、管腔内径、管腔狭窄程度、颈动脉血流动力学、血清hs-CRP、sICAM-1、sVCAM-1、MMP-1、MMP-1/TIMP-1与斑块稳定性密切相关。②解毒活血配伍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显著减小颈动脉IMT、IMTarea、MIMT、斑块积分,增大管腔内径,缓解管腔狭窄程度,改善颈动脉斑块超声病理分型及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同时具有调脂、降压、抗炎、减少细胞外基质降解等作用,从而减轻颈动脉粥样硬化和稳定斑块。解毒活血配伍疗效优于单纯解毒组、活血组及洛伐他汀组。结论:超声检测可作为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临床监测指标,解毒活血配伍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斑块的作用,优于单纯解毒或活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