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济南周边奶牛养殖小区发生呼吸道症状的荷斯坦奶牛中,采集样品,按常规方法处理后,接种MDBK细胞,盲传4代后,分离到一株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分离到的病毒在细胞上培养36h后,可形成直径为1.0~1.5mm的噬斑。将病毒超离心浓缩后,在电镜下可以观察到具有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典型特征的病毒粒子;病毒可被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阳性血清中和;用IBRV特异性引物经PCR扩增出了其gB基因的高保守区,测序结果与GeneBank登陆号AF258347的序列完全吻合。通过以上试验均证实本次所分离到的病毒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命名为SD-IBRV。另外本试验还从该地区采集了217份牛血清样品,进行了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血清阳性率为28.6%(62/217)。以上研究为该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了一定的依据。目前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诊断方法主要有:病毒的分离培养、中和试验、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以及核酸探针等,但这些方法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点,或检测灵敏度不高,或费时、费力,或有假阳性出现。PCR方法是目前检测IBRV的快速、灵敏、简单的方法之一。本研究根据IBRV gB基因序列设计了两对PCR引物,建立了巢式-PCR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方法,试验表明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可重复性强,经初步的临床应用证实:它与病毒分离结果一致,可用于临床样品的检测,可替代目前常规的传统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灵敏、特异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