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速铁路作为21世纪科技革命的最新产物,凭借快速、节能、准时等特点在现代交通的中远程运输中占据绝对优势。从区域的范畴来观察,高速铁路的诞生在改变区域可达性的同时,也使得区域城市群的空间结构的增长方式发生着改变,同时对于区域经济的再分配产生着重要影响。本文以京津冀铁路网络为研究背景,将普速铁路时代(2011年)和高速铁路时代(2025年)两种不同交通运输方式进行对比,重点对高速铁路网络时代对京津冀地区城市群的可达性、城市空间结构及经济再分配的影响进行研究。本文首先运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模型、最短旅行时间指标及可达性系数指标对普速铁路时代和高速铁路时代京津冀地区城市群间的可达性进行了研究。运用克里金插值及等值线的划分等方法进一步研究高速铁路网路对于京津冀地区日常可达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高速铁路网络的修建对于京津冀地区的整体可达性有了很大的提升,虽然旅行里程方面变化不大,但是平均旅行时间高速铁路时代相较于普速铁路时代提高了近2.5倍。高速铁路网络的修建使得区域间的人流、物流等因素流动的更加迅速,增强了京津冀区域城市群间的凝聚力。其次本文在可达性的研究基础上,运用引力模型和经济隶属指标研究了普速铁路时代和高速铁路时代不同交通运输方式下京津冀地区城市群空间的相互作用及发展模式。研究表明:京津冀地区城市群空间的发展模式正在由普速铁路时代的中心城市带动式的发展模式转变为高速铁路时代空间上相邻城市相互扶持发展的模式。高速铁路时代距离成本和时间成本都大幅度减小,京津冀地区的每个城市受其他城市的辐射度都有所增加,避免了“虹吸效应”和“马太效应”,使得京津冀地区各城市间达到良性的互动。城市之间的发展不受城市等级的影响,空间的临近作用明显,各城市更加均衡协调发展。最后运用网络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NWR)研究普速铁路时代和高速铁路时代对京津冀地区城市群的经济活动再分配的影响。研究表明:高速铁路对于各种经济活动的影响不同,首先是投资活动,高速铁路改变了以往的投资环境,固定资产投资由普速铁路时代的净流出转变为高速铁路的净流入,房地产投资由净流入状态转变为净流出。对于消费活动,两种交通方式下都呈现净流出的状态,而高铁时代更加刺激了消费活动,扩大了经济活动的影响范围。高速铁路的修建增强了京津冀地区的交通一体化,而交通一体化不仅改善了区域城市群之间重分配的经济活动,更加增强了京津冀地区城市群的空间经济一体化。综上,高速铁路网络的建成改变了京津冀区域的整体整合的模式。建议不同经济条件下的城市群充分利用高速铁路的策略,促进自身的发展。京津冀地区要以北京市、天津及石家庄为中心进一步强化基础实施,发扬地区的优势,加快京津冀区域城市群间的交通、经济及空间城市群的一体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