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腹小蜂Anastatus sp.是荔枝、龙眼害虫——荔蝽Tessaratoma papillosa Drury卵期的重要寄生蜂。上个世纪60年代初,中国学者发现并首创了利用中间寄主大量繁殖平腹小蜂防治荔蝽,并在其生物生态学、人工大量繁殖和利用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广东省和福建省的实践证明,这种生物防治措施,可以持续有效地控制荔蝽的为害,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研制人工卵是克服季节、地域等对自然中间寄主(柞蚕)卵的限制,扩大平腹小蜂应用范围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平腹小蜂人工卵的研究虽获得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寄生率低和不稳定等问题。试验证明化学引诱物(利它素Kairomone)在寄生蜂寄主栖境定向、寄主定位和产卵这一系列寄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提高平腹小蜂人工卵的繁蜂效果,本研究对平腹小蜂在人工卵上的部分生物学特性及其触角感受器进行了观察。 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平腹小蜂雌、雄触角和触角感受器进行了观察。平腹小蜂的触角除了雌蜂触角末端腹面具有特化的斜截“探索区”以外,大体特征基本和其它小蜂相似。利用扫描电镜在平腹小蜂的触角上观察到9种感受器,分别为毛形感受器、刺形感受器、板形感受器、坛形感受器、钟形感受器、锥形感受器、i形感受器、长棒形感受器、镰形感受器。这些感受器在雌雄蜂触角上的数量和分布具有一定差异。 应用二臂嗅觉仪测定了平腹小蜂对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龙眼Euphoria longan(Lour.)Steud.、芒果Mangifera indica L.、橄榄Canarium album(Lour.)Raeusch.、白玉兰Magnolia denudata Desr.等5种植物的叶片,荔蝽成虫的整体研磨物、臭腺、排泄物和体壳的4种丙酮浸渍液,柞蚕卵、柞蚕卵壳、柞蚕卵浆与荔蝽卵、荔蝽卵壳、荔蝽卵浆等6种寄主卵物质,以及柞蚕卵-丙酮、柞蚕卵-乙醇、柞蚕卵-正己烷等3种粗提物的行为反应,结果发现:在5种植物叶片中荔枝叶和龙眼叶,4种与荔蝽成虫相关的物质中荔蝽整体、臭腺、排泄物的丙酮浸渍液,以及6种寄主卵物质的引诱效果都较好。在培养皿法试验中继续测定对平腹小蜂有引诱作用的物质,在所设的柞蚕卵、荔蝽卵、柞蚕卵的丙酮、乙醇、正己烷粗提物、荔枝叶-丙酮粗提物、荔蝽臭腺-丙酮浸渍液、荔蝽排泄物-丙酮浸渍液、丙酮、乙醇、正福建农林大学2003届硕士学位论文己烷以及空白对照等12个处理中,除了2种自然寄主卵之外,以柞蚕卵一丙酮粗提物对平腹小蜂产卵管刺探的引诱效果为最好,其次为柞蚕卵一乙醇粗提物和柞蚕卵-正己烷粗提物。在人工卵法的进一步测定试验中,也同样表明柞蚕卵一丙酮粗提物的引诱效果最好,柞蚕卵一乙醇粗提物和柞蚕卵一正己烷粗提物的引诱效果次之。 另外,对从人工卵饲养的平腹小蜂部分生物学特性进的观察表明,蜂蛹在10℃低温条件下分别冷藏O、30、60、90和120天,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成蜂的产卵量减少、寿命缩短。孤雌生殖成蜂的产卵量和寿命分别为:169.2、1 19.3、138.2、43.5、2.3粒卵和37.8、17.2、24、1.39、3.5天;两性生殖成蜂的产卵量和寿命分别为:227.5、175.2、69.7、48.7、2.8粒卵和38.7、27.0、26.3、19.0、2.2天。湿度和补充营养对平腹小蜂的产卵量和成蜂寿命也有明显影响。平腹小蜂羽化后,分别置于相对湿度75%和40%条件‘卜,孤雌生殖成蜂的产卵量和寿命分别为:169.2、60.3粒卵和37.8、18.0天:两性生殖成蜂的产卵量和寿命分别为:227.5、119粒卵不11 38.7、29.0天。蛹期在100C条件卜分别冷藏0、30和60天的平腹小蜂羽化后,饲喂30%蜜水的成蜂可以产卵227.5、175.2、69.7粒,寿命分别为38.7、27.0、26.3天:而没有饲喂蜜水的成蜂只产40.5、0.33、0.5粒卵,寿命只有6.1、2 .2、2.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