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城市生态环境的变化,城市生态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是水资源的匮乏和城市水环境的严重污染更成为很多城市面临的首要生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我国海绵城市建设。 本文以辽宁省朝阳市为样本,结合朝阳市水资源有限、基础设施薄弱的具体情况,以加强朝阳市雨水径流源头控制和城市降雨面源污染控制为总体思路设计,以转变朝阳市城市发展方式为整体目标,从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方面着手,在借鉴国内外海绵城市发展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比较和分析了具有同等条件的国内外城市建设海绵城市的情况,运用实地调研、SWOT分析方法、文献研究、案例法等多种方法对朝阳市海绵城市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等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并以示范区为实例,探索一套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海绵城市建设发展方案和配套保障措施。 通过研究,本文认为,从城市经济发展、自然环境保护、政策制度扶持和资金来源等多方面条件的综合分析基础上,朝阳市具备建设海绵城市的一般条件。朝阳市海绵城市的建设,可以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大前提下,以充分利用水资源为目标,以低影响开发为理念,采取最佳管理措施,按照居民生活区和自然地貌区两个标准划分示范区域,分别制定方案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在具体的构建中,要建立合理的组织架构和完善协调和管理机制,在技术投入上加大比重,在项目运营上采取公私合营的PPP模式,注重多渠道融资,以政策和制度为保障,以观念和引导为先行,稳步推进朝阳市海绵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以期将朝阳市建设成为以“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为目标的海绵城市,同时为具有相同规模和相同条件的城市建设海绵城市提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