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多边安全行为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UGOU2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虑到二战以来亚太地区较为独特的安全政治现实,美国在冷战后通过多边途径介入亚太地区安全事务的行为值得进行专门性的研究。本文以“冷战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多边安全行为”作为研究对象,旨在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冷战后美国在亚太地区偏好于什么样的多边安全安排,美国的多边安全行为模式和逻辑是什么,以及美国的安全角色发生了什么变化。本文的研究特色主要有:在分析概念上,本文创造性地界定和运用了“多边安全行为”这一概念范畴,用来描述冷战后美国在亚太地区参与和创设多边安全安排的行为;在分析层次上,本文没有落入传统的“国际—国家—个人”的分析套路,而是引入了地区这个层次,强调从亚太地区自身的特征去解释该地区的安全现象;在分析理论上,本文虽然借鉴了约翰·鲁杰等人关于多边主义的研究成果,但对其进行了一些修正和补充;在分析方法上,除了采取历史、定性和比较等传统方法外,本文还运用了文本分析、定量和个案等现代研究手段。全文共分绪论、正文四章和结论六个部分。在绪论中,作者主要是界定研究对象,阐述研究意义,提出研究问题,评估研究现状,以及交待本文所使用的理论工具和分析方法。第一章着重阐述亚太地区的多边安全理念和实践。作者首先从较为宽泛的意义上对“多边安全”这一概念进行了新的界定,然后从学理上而非经验上识别出五种多边安全模式,其中,共同安全和合作安全是冷战后亚太地区多边安全合作的重要理念基础。接着,作者从过程的角度对冷战时期亚太地区国家(尤其是美国)提出的多边安全倡议和进行的多边安全实践进行了历史的考察,并着重分析了“太平洋公约”计划和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组织这两个案例。最后,根据重新界定的“多边安全”概念和设定的几项标准,作者遴选出冷战后亚太地区出现和存在的一些政府间和非政府间多边安全安排,并逐一进行了分析。在第二章里,作者首先从整体上分析了冷战后美国的多边主义行为,接着分别从纵向和横向的角度考察了冷战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多边安全行为。从纵向来看,不同政府时期的美国对待亚太地区的多边安全对话与合作的态度和行为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从横向来看,美国将多边安全作为其在亚太地区的安全存在方式之一,它对多边安全的偏好同样是存在的。以此为分析起点,作者区分了参与和创设这两种情形来讨论冷战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多边安全行为。第三章和第四章为本文的案例研究。作者以东盟地区论坛和六方会谈为个案,具体考察了美国在参与和创设情形中的行为方式及其动因。第三章分析了东盟地区论坛的阶段性目标、安全议题和运作方式,实证地考察了美国对待东盟地区论坛的态度和行为,从理论上解释了美国参与东盟地区论坛的行为动因。第四章讨论了朝核问题的过程和实质,分析了美国解决朝核问题的三种途径:单边、双边和多边,并以六方会谈为具体案例,考察了美国坚持以多边方式解决朝核问题的原因所在。最后,本文得出了三项结论:第一,美国在亚太地区偏好于具有功能性实质和制度化形式的多边安全安排;第二,总体上,冷战后美国在亚太地区对多边安全存在需求,但在参与情形中,美国采取的是一种应对行为,而在创设情形中,美国的行为具有较强的目标性、计划性和策略性等特点;第三,在亚太地区新的多边安全构架中,美国的行动自由不但受到了限制,而且其安全角色也发生了变化,即从领导者转变为合作伙伴。
其他文献
随着嵌入式系统应用的普及,嵌入式技术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之中,信息系统建设也不例外。目前,我国铁路道口防护系统功能比较单一,防护效果不理想。随着我国铁路科技事业的不断
鸵鸟蛋的比较物理和营养特征王永康译自《World’sPoultryScienceJournal》1996,Vol.52,№1前言鸵鸟饲养在世界许多国家正趋向普遍,所产的鸵鸟蛋多数均用于孵化,但是孵化率始终是鸵鸟生产的一个重大问题(Ciliersand...
《VB语言程序设计》作为高校的公共基础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进行入门级编程教育,方便以后进行更深入地学习计算机编程和设计。本文根据V
就硫磺冷却器设计中的选材、结构设计及制造要求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正> 我国是棉纺织历史相当悠久的国家。但是在元代以前,棉纺织的技术十分落后,发展迟缓,传播仅限于南方和西北的少数地区。元代是棉纺织史上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棉纺织技术
金融工程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就是衍生证券,期权是一种重要的衍生证券。期权定价理论是现代金融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交易成本、标的资产价格的波动率以及执行价格三个方
五华书院,这一地方性书院,作为云南书院的典型代表,是中国书院、更是云南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怎样的历史概貌?其在教育方法、教风学风建设等方面又能给我们今天的中学语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全程无缝隙的护理模式对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80例患者根据数字表的方式随机分为2组,40例患者
通过建立完整的螺杆压缩机转子受力模型,考虑转子气体作用力、齿轮作用力、转子自重以及平衡活塞推力,推导出了螺杆压缩机轴承负荷算法,为转子、轴承以及基础的选型设计提供
本文采用侧壁亲电加成、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和浓硫酸短时间氧化等方法对碳纳米管(CNTs)进行了化学修饰,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热失重分析(TGA)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