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将临床专家经验方参芪养心汤制备成参芪养心颗粒剂,完成其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的研究,克服传统汤剂的不足,使该经验方更好更方便的为患者服务,同时也为该制剂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1.利用正交设计方法,以丹酚酸B的总量和出膏率为评价指标,综合优化出参芪养心颗粒最佳水提工艺。2.成型工艺研究:以制粒难易、颗粒的吸湿性、流动性及成型性为指标,考察辅料、浸膏与辅料加入方式及用量,润湿剂的浓度和制剂规格等,优化最佳的成型工艺参数。3.质量标准研究:参照《中国药典》和有关规定,确定了参芪养心颗粒的质量标准。其中,采用TLC方法对本品颗粒中的丹参、黄芪、太子参、麦冬、薤白、瓜蒌六味等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研究。采用HPLC方法对样品颗粒中的黄芪甲苷和丹酚酸B进行了定量测定。依据2015年版《中国药典》附录相关方法,依法测定本品颗粒的装量差异性、粒度、水分、溶化性、重金属、砷盐和微生物进行检查。依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规定,根据中药新药质量稳定性研究的技术要求规定及参芪养心颗粒的质量标准(草案),对三批中试样品在市售包装条件下(药品包装用复合膜)进行加速留样试验及长期留样试验。结果1.参芪养心颗粒的提取工艺为:药材加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滤过,合并虑液,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80℃)的浸膏。2.颗粒成型工艺:取稠浸膏,加入70%糊精,混匀,干燥,粉碎,加糊精至处方量,混匀,用85%乙醇为润湿剂,制粒,干燥,整粒,分装(10g/袋),即得。3.质量控制研究:建立的本品颗粒的丹参、黄芪、太子参特征TLC定性鉴别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鉴别颗粒中药材的有无。HPLC-UV方法测定本品颗粒中丹参酚酸B的含量,线性回归方程为:y=3858.4 x+35813,丹酚酸B进样浓度在61.8~412μg·ml-1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4),平均回收率为98.8%,RSD=1.6%(n=6),规定颗粒剂中丹参酚酸B的含量不得低于50.0 mg/袋;HPLC-ELSD测定样品中的黄芪甲苷含量,线性回归方程为:y=1.6528x+5.4,黄芪甲苷进样浓度在56.4~376μg·ml-1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2),平均回收率为97.8%,RSD=1.64%(n=6),规定颗粒剂中黄芪甲苷的含量不得低于1.0 mg/袋;对本品按市售包装,经加速稳定性试验(温度40℃±2℃,相对湿度75%±5%)6个月及长期稳定性试验(温度25℃±2℃,相对湿度60%±10%)考察。结论经中试试验表明参芪养心颗粒的提取工艺、成型工艺合理、稳定、可行,能够满足实际生产的要求。本研究确定了该颗粒剂的质量控制标准,能够快速、准确的控制制剂的质量,确保药物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