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检测长非编码RNA H19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H19分别与临床病理特征、肿瘤血管生成和非小细胞肺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1.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长链非编码RNA H19在1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H19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2.通过计数CD31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的血管内皮细胞测定非小细胞肺癌的微血管密度,以评估非小细胞肺癌的肿瘤血管生成情况,并分析其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H19表达水平的相关性;3.通过术后随访,分析H19表达水平和微血管密度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1.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 H19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值<0.01),并且H19表达水平与肿瘤TNM分期(P值<0.001)、淋巴结转移情况(P值=0.014)和肿瘤大小(P值<0.001)相关。2.微血管密度与肿瘤TNM分期(P值=0.001)和淋巴结转移情况(P值=0.021)相关。3.H19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相比,微血管密度有明显差别(P值<0.001)。4.H19高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较低表达患者相比,3年总生存率(38.2%vs89.1%,P值<0.001)和无病生存率(32.2%vs 86.0%,P值<0.001)均更低。5.微血管密度较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与低微血管密度患者相比,3年总生存率(36.6%vs 89.3%,P值<0.001)和无病生存率(28.9%vs 87.8%,P值<0.001)均更低。6.长链非编码RNA H19表达水平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总生存率(P值=0.001)和无病生存率(P值<0.001)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微血管密度也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总生存率(P值=0.001)和无病生存率(P值<0.001)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长链非编码RNA H19在非小细胞肺癌表达上调,并且H19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和肿瘤大小相关。2.微血管密度与非小细胞肺癌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长链非编码RNA H19表达上调与肿瘤血管生成显著相关。4.长链非编码RNA H19和微血管密度均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不良预后显著相关。5.长链非编码RNA H19和微血管密度均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