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25MHz全景超声生物显微镜在合并晶状体不全脱位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方法:收集自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前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眼科就诊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76人,200只眼,年龄范围44-95岁,平均66.9±11.83岁。以50MHz UBM作为对照组,分别行50MHz UBM和25MHz UBM检查,记录两种设备明确诊断晶状体不全脱位的病例数,采集脱位最显著的图像,测量该方向晶状体的赤道部与睫状突之间最大距离、最小距离,计算二者的差值及比值,评价25MHz UBM在临床的应用,所得结论与术中所见情况进行验证。应用SPSS24.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均以数值±标准差表示,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aired-samples t-test)、X~2检验(chi-square test)进行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总体200眼中,经25MHz UBM检出晶状体不全脱位共15眼,此15眼在术中均得到确认,且术中未发现除此15例以外的晶状体不全脱位患者,其中的8眼经50MHz UBM也可检出。晶状体不全脱位在UBM图像上主要表现为晶状体赤道部距离睫状突距离各方向不等,脱位最显著侧距离最大,相对应另一侧距离最小,脱位侧晶状体赤道部弧度增大,对侧减小。50MHz UBM主要依赖纵切面图像诊断,而25MHz UBM主要通过轴位显示晶状体不全脱位。在晶状体脱位最显著方向,50MHz UBM与25MHz UBM晶状体赤道部距睫状突最大距离分别为:2.25±0.49mm,2.46±0.51mm;最小距离分别为:0.99±0.25mm,0.78±0.30mm;最大与最小距离差值分别为:1.26±0.50mm,1.61±0.56mm;最大与最小距离比值区间为:1.9-5.79。两者上述结果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5MHz超声生物显微镜在诊断晶状体微小脱位方面具有明显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