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俄国二月革命后,面对国内外矛盾的空前激化以及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国情,列宁认为,只有立刻退出战争,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才能给俄国人民带来和平、土地、面包和自由。列宁在《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即《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革命正处在革命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渡(第二阶段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准备阶段)。当时,党内外反对《四月提纲》的主要思想,认为这是超越阶段地实施社会主义革命。通过列宁的解释与批评,最终通过了《四月提纲》。十月武装起义胜利之后,列宁坚持了《四月提纲》的思想。在列宁看来,十月革命的性质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准备阶段,因为革命的第二阶段所采取的主要措施:由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掌握政权,建立巴黎公社式的政府,由工人代表苏维埃对社会的产品生产和分配实行监督等措施是向社会主义过渡“最初的准备步骤”。对于十月革命的前途,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面对当时的世情和国情,他指出,十月革命将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级阶梯”,即它将激发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俄国将在世界革命的背景下走向社会主义。他还指出,俄国走向社会主义是渐进的过程。列宁对俄国革命道路和前途的探索给社会主义国家带来重要的启示: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正确发展理论的重要前提;在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正确地认识国情,不超越阶段是社会稳步发展的重要保证;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是实践行进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