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体系是由若干互相作用并组成系统的要素构成的整体,其对于学科系统的、总体的规划使其作为教学工作的总纲以及一系列教学实践的指导和依据。同时,教育又具有强烈的地缘性,不同的地区文化的差异性孕育出了各具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站在中国的立场上去看其它地域、人类、政治、社会中的教育,就构成了最基本的比较教育研究因子,通过比较研究呈现出互相区分的独特的知识可以成为思考的源泉,可以被鉴赏,传播,并且具有工具价值,而最关键的如何体现这些价值则依赖于如何利用这些知识。本文以本科设计教育大类下的平面专业为话语背景,以历史与当下为时间基础,在充分阅读分析国外相关设计教学体系实例和国内学者的有关文章之后,客观的分析中国湖南省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两地区在特定环境下特定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并加以比较,其中中国设计教育发展又具体到湖南省,依据实际数据的统计对整体做了细致分析;澳大利亚则是着重研究具有“智慧之州”的昆士兰州设计教育的基本概况。试图针对二者在教学体系的几个主要方面:教学定位与目标、平面设计课程设置与教学、教学资源配置、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与评价的异同点。而对二者提出的比较,可以说是一种对话、交流、沟通和借鉴,是加深彼此了解、教学合作的有效方式。从上述的四点讨论来说,文章试图对中国与澳大利亚两地区高等艺术教育本科平面教学体系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比较分析,然而对于教学系统的分析和比较往往需要具备动态的、发展的思维以及丰厚的理论基础作为后盾,其深度、广度都是现阶段笔者难以企及的,在得出一些阶段性的结论的同时文章也有着许多不足之处,有观点看法浅显有待斟酌,限于能力在此做一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