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突发性大客流应急疏散研究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17次 | 上传用户:robite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地铁车站内客流疏散是否及时直接关乎聚集在站厅内人员的生命安全能否得到保障;如何有效地缓解突发客流造成的影响,防止因突发客流造成事故的发生,已成为公共安全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客流的紧急疏散就是在发生各种突发事件时,将站内所有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安全地疏散到安全区域。为了减少突发状况下的事故的发生以及确保地铁车站的正常运营和乘客的安全,有必要制定有效的应急客流疏散方案,以便及时地把乘客疏散到安全区域。本文首先介绍了地铁车站突发大客流的相关理论概念,分析了突发性大客流一般是由突发事件导致的,而突发事件带来的大客流对地铁车站的应急能力有着极大的考验,那么有必要清楚地掌握突发性大客流具有的一些特点,然后根据突发大客流产生的特点及突发情况下行人疏散的行为的进行研究,并对突发事件下行人群体疏散的影响因素做了简要的分析,主要包括人的主观偏好、行人的心理状态、和恐慌情绪等主观因素;以及出口的数量、距离出口的距离、行人的拥挤程度等客观因素。然后对于多出口的地铁车站人群紧急疏散研究时,本文主要选取距离、出口宽度、出口拥挤程度为行人出口选择的影响因素,并建立行人出口选择综合效用模型,找出疏散的备选出口;鉴于在紧急疏散时,疏散的行人个体只能在有限理性的条件下,依据不完全的出口路径信息,选择适合自己的逃生路径。因此,本文模拟现实中的疏散个体在基于有限理性和获取有限信息的情况下对于出口的选择行为和疏散的过程,考虑到疏散的个体会观察视野周围内其他疏散人员的策略选择,决定下一阶段的策略,而每个个体的疏散策略选择都是基于最优反应策略,利用演化博弈思想来模拟多出口的选择问题。在客流疏散的运动过程中,行人个体受到力的作用而运动,本文通过引入社会力模型进行模拟,但是目前对于社会力模型的研究没有考虑紧急疏散时个体对待风险的主观偏好性在期望速度上所起的作用,所以本文在已有的社会力模型上进行改进,在经典社会力的基础上加入风险偏好因子,改进了行人疏散时的期望速度,使得改进后的模型更加符合群体疏散时行人运动的特性。最后本文将出口选择机制和群体疏散过程同步进行研究,通过建立最优出口选择机制与行人运动过程的综合模型,并在AnyLogic仿真平台进行模拟。有效地实现了地铁车站行人运动过程的模拟以及疏散个体对于多出口选择的演化博弈过程,为制定突发状况下行人疏散应急预案提供了建议。
其他文献
统计分析了2008-2017年考研数学二试题中的相似对角化相关题型,并进行了分类,分析了所考查的知识点、题型,并对典型问题给出了针对性的解法,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复习提出了
科技的发展不仅为社会生产力的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事业的进一步改革,而人们也开始进入“互联网+”时代。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为了适应当前社会发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沉淀,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我们留下了璀璨的传统文化瑰宝。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
岩爆(又称冲击地压、矿震)指矿山井巷及采场周围煤岩体,由于变形能的突然释放而产生急剧、猛烈破坏的灾害动力现象。伴随煤矿开采技术的进步以及开采深度和规模不断扩大,岩爆发生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是农业和农村的主体,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状况是影响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而职业教育是提高该群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对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加快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