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造成了环境污染、土壤盐渍化、草地退化、粮食短缺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像新疆这样典型的干旱区域来说,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使得本来就很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更大。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andUse/Land Cover Change,LUCC)是全球变化的主要原因及其热点问题之一。3S技术的逐步完善、丰富了LUCC研究的成果,其中通过遥感(RS)技术对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不仅能及时准确提供土地利用信息、而且根据多个时相的影响叠加处理、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观察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于田县是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典型的绿洲荒漠生态环境交错带之一,是一个自然条件十分的恶劣、生态环境异常脆弱的地区。该区域研究的重要性在于通过本次研究提出了于田县土地利用方面的典型问题、提供了如何解决造成的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的意见和决策。本研究以新疆于田县1991年、2001年和2011年的Landsat TM/ETM+遥感数据、新疆统计年鉴和有些参考资料为基础、以ENVI4.5和ArcGIS9.0遥感影像处理软件的支持下,对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和解译判读、得到了大量的数据。通过得到的数据和选取的驱动因子分析得出了以下研究结果:(1)在1991-2001年,耕地、未利用地面积减少;水体、林地、建设用地、草地面积增加。在2001-2011年,林地、未利用地面积减少;水体、耕地、建设用地、草地面积增加。在1991-2011年,耕地、林地、未利用地面积减少;水体、建设用地、草地面积增加,从草地和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趋势来看,近十年来该县以政府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执行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大面积草地恢复了并人口的迅速增加和城市化步伐的进步扩大了建设用地面积。(2)在1991-2001年各土地类型相互转换也比较突出。水体主要转换为未利用地,耕地主要转换为林地,林地主要转化为草地,建设用地主要转化为未利用地,草地主要转化为未利用地,未利用地主要转化为草地;在2001-2011年,水体和耕地主要转换为林地,林地主要转化为耕地,建设用地和草地主要转化为未利用地,未利用地主要转化为草地;在1991-2011年,水体主要转换为林地、未利用地,耕地主要转换为林地,林地主要转化为耕地,建设用地和草地主要转化为未利用地,未利用地主要转化为草地。(3)各土地类型在面积上的变化幅度进行分析。在各时间段不同的土地类型具有不同的增减幅度,1991-2011年各土地类型中面积变化上变化幅度最快的是建设用地。通过土地利用程度综合分析,于田县各期土地利用变化量和变化幅度均大于0,综合指数逐渐增加,表明该区域的开发达到一定的程度,发展速度也逐步增加。(4)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选取的各社会经济驱动力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果:在社会经济因素也可以说人文因素中总人口、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建设投资、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农业机械总动力等因素跟该县的土地利用具有较强的正相关,表明于田县土地利用中各社会经济因素的表现突出,受到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较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