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系统性风险,美元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逐渐受到开放国家和地区的质疑,各国纷纷呼吁建立多元化的世界货币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信心大增。2009年7月,我国开始尝试进行跨境人民币结算,以相关试点工作的部署和开展为起点,人民币在走向国际化的道路上正式迈出了第一步。经过十多年的持续努力,跨境投资规模和贸易额不断增长,我国的经济贸易实力使得人民币已经达到货币国际化的基础条件。但是,伴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加深和改革力度的加大,人民币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人民币国际化之路依然任重道远。当前,人民币国际化处于战略机遇期,离岸人民币市场作为人民币国际化道路上的有力支撑,也正在快速发展。离岸市场和在岸市场能否协调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民币国际化能否顺利进行。近年来,随着汇率市场化改革的加速推进,离岸和在岸市场的联动风险显著增加,离岸人民币汇率和在岸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区间增大,人民币国际化在这个过程中也表现出阶段性波动的特征。为了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离岸市场和在岸市场的联动风险进行识别和管理,本文从两市场汇差波动的研究角度,结合两市场汇率的变动趋势,采用理论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并将对比分析法纳入实证研究过程中,厘清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进程中离岸和在岸市场的联动机制和风险的传导机制,识别两者间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建议。首先,本文简要介绍了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离岸市场以及人民币汇率决定机制的发展及现状,并从三个方面进行文献梳理和评述,包括人民币国际化和汇率的相互影响关系、离在岸市场的联动关系和两市场人民币汇率的关系。其次,分析了离岸与在岸汇率差异形成的内在机理及影响汇差波动的外在因素,并且用理论分析的方法梳理了离岸与在岸市场的联动机制,离岸与在岸市场汇率的联动机制及效应,以及离岸和在岸市场联动风险的传导机制。再次,选取2012年5月至2019年1月的数据,运用GARCH(1,1)模型对离在岸市场汇差的波动情况进行参数估计和分析,并对“8.11”汇改前后的汇率和汇差波动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基于实证研究结果对本文的研究结论加以总结,主要结论包括离在岸联动风险随汇率市场化程度的加深而增大,汇率政策改变对离在岸市场的联动关系产生短期冲击和潜在外部风险或将影响离在岸市场的协调发展。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稳步推进在岸市场改革、加速推进离岸市场转型、加强监管与改革的协调性和警惕防范外来风险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