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约翰·多恩是英国玄学诗派的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颇具争议的诗人,其诗名沉浮多变,评论界对其诗歌也褒贬不一。自20世纪初,多恩诗歌开始复兴,评论者们运用现当代文学批评理论从不同视角进行多恩诗歌研究,使多恩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直接从对话角度出发的研究成果相对空缺。本文在前人相关研究基础上,以巴赫金对话理论及其影响下的互文性理论为指导,结合新批评、新历史主义、文化研究等批评方法的综合运用,对多恩诗歌的对话性展开研究。多恩诗歌的对话性研究把多恩诗歌置于历史和社会文化语境进行考量,研究多恩诗歌与时代精神、社会现实、个人际遇、文学文化传统、他人文本等不同因素之间的关联及其体现出的丰富多样的对话性。这一研究思路突破了新批评关于文本自足的观点,有利于加深对多恩其人其诗及多恩诗歌独特性的理解。除绪论和结语外,本论文分为四章。绪论包括文献综述、理论概述、诗歌对话性研究的可行性、多恩诗歌对话性研究的意义以及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基本观点、大致结构与内容。第一章论述多恩诗歌中的自我对话。多恩诗歌反映出诗人世俗追求与当时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诗人在爱情、宗教、理性、救赎等问题上的不同态度。充满矛盾冲突的多恩诗歌是诗人内心不同思想意识的交锋,也是诗人内心矛盾对立自我之间的对话。外界现实是直接诱因,诗人性格上的怀疑精神是其内在原因。第二章集中分析多恩诗歌中的双声语和复调特征。本章结合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文化语境、多恩的戏剧性独白以及多恩诗歌常用的双关和悖论修辞手法,研究多恩诗歌中的双声语;同时,通过对多恩诗歌话语中的爱情、政治、宗教、新旧思想、文学传统等多种声音的分析,研究多恩诗歌话语的复调性。多恩诗歌话语中的双声语和复调有其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它们对理解多恩诗歌具有重要意义。第三章研究多恩诗歌中的狂欢化对话。文学狂欢化的不同形式如脱冕型结构、肉体对精神的降格化处理、怪诞现实主义等在多恩诗歌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再现,反映出不同思想意识之间的对话;同时,多恩诗歌语言具有明显的解构性,它们在建构人物形象和发出强势声音的同时隐含着对人物形象和声音的消解,造成人物形象和声音的二重性,体现出狂欢化精神,是多恩诗歌狂欢化对话的重要特征。第四章探讨多恩诗歌中的互文对话,重点以布鲁姆的互文思想为指导,论述多恩在其爱情诗和宗教诗创作过程中的互文性写作。多恩吸收了彼特拉克爱情诗、奥维德作品和欧洲“破晓歌”传统的某些特点,也带来了变化,创造出了更具现实性和人文性的爱情诗;多恩宗教诗与基督教传统互文,并与其爱情诗的相互映射,把人性与神性的冲突表现得更私人化,并展示出诗人内心的自我反省及其心灵的发展方向。结论部分总结全文,认为多恩诗歌中丰富多样的对话性是诗人所处时代和诗人个性的产物,也是多恩诗歌独特性的重要表现。多恩诗歌对话性因此可以成为丰富和发展多恩其人其诗研究的有效途径之一,也必将为多恩诗歌的阐释提供更多,甚至无限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