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卡1区块奥陶系沉积特征及储层评价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zhihen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综合利用地震、钻(测)井等多种资料,对塔里木盆地卡1区块奥陶系进行了沉积体系及储层评价研究。 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卡1区块二维地震剖面,结合钻(测)井资料,对卡1区块奥陶系进行层序地层划分,建立了卡1区块奥陶系综合层序地层格架。将研究区奥陶系地层划分为7个层序,由下至上分别为Sq1、Sq2、Sq3、Sq4、Sq5、Sq6和Sq7,其中Sq1-Sq4四个层序属于中下奥陶统鹰山组:主要岩性为白云岩、灰质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及顶部灰岩,早中奥陶世早中期地层发育于海平面上升背景下,在早中奥陶世末期海平面迅速下降;Sq5-Sq7三个层序属于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与桑塔木组:岩性主要为灰岩到含泥灰岩,再由灰岩到泥灰岩,表现为海平面由升到降再由升到降;2个超层序:Sq1-Sq4、Sq5-Sq7。并通过井震结合、连井对比等方法详细描述了各个层序的发育特征。 卡1区块奥陶系主要沉积相自下而上有:台地潮坪相、局限台地相、开阔台地相和混积陆棚相。总体表现为海平面的上升到下降,再由上升到最高点到下降的过程,但以上升为主。通过对层序地层格架与沉积体系的研究,总结出卡1区块的沉积特征受古地貌、构造与海平面变化控制的规律。 卡1区块的主要储集岩为石灰岩与白云岩,储层主要有四种类型:溶蚀-孔洞型储层、分散溶洞型储层、裂缝—孔洞型储层、高角度裂缝型储层,中下奥陶统白云岩主要为溶蚀型储层,而上奥陶统石灰岩则主要发育裂缝型储层。溶蚀作用在中下奥陶统白云岩中可分为三幕,三幕岩溶作用分别加强了溶蚀孔洞的发育;上奥陶统灰岩的裂缝作用同样也可分为三期,使裂缝较强发育。卡1区块奥陶系储层整体发育较好,受构造控制,较好储层发育在中央断垒带与塔中Ⅰ号断裂带附近。储盖组合有中下奥陶统内幕储盖组合、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和上奥陶统泥灰岩形成的储盖组合以及上奥陶统台地相碳酸盐岩与上覆的陆棚相泥灰岩组成的储盖组合。
其他文献
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它五彩缤纷的生动画面,灵活便捷的交互性,资源储存的丰富性,为作文教学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水平井技术于 1928 年提出,20 世纪 40 年代付诸实施,逐渐成为一项非常有前途的油气田开发、提高采收率技术。本论文在大量调研了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水平井应用于油气
随着国际能源危机的加剧,国家对节能减排的要求不断提高,加之各种电动车、电动自行车的白热化竞争,摩托车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空前加剧。运用轻量化技术,降低消费者的使用成本,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