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定牌加工商标侵权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isi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南方沿海地区的许多省份,涉外定牌加工这种贸易加工方式逐渐发展起来。继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原本就日渐兴起的涉外定牌加工产业更是凭借廉价劳动力这一优势成为了我国对外贸易的支柱产业。然而,正是涉外定牌加工产业的蓬勃快速发展,使其在实践中经常产生商标侵权纠纷,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以涉外定牌加工为主要生产方式的企业的发展。一直以来,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涉外定牌加工商标侵权的认定没有详细的规定,只能依据《商标法》第52条第1款的规定来判断。然而由于涉外定牌加工法律属性复杂,司法实践中不少司法机关机械应用《商标法》第52条第1款及《商标法实施条例》第3条,认为涉外定牌加工行为是“商标的使用”行为方式的一种,就将其认定为侵犯了我国国内商标权人的商标专用权。这种机械照搬法条的做法是不合理的,损害了我国加工企业的合法利益。本文从我国涉外定牌加工产业的现状着手,通过“鳄鱼案”这个典型案例,对涉外定牌加工行为是否构成商标侵权进行分析。其中着重分析地域性原则、混淆可能性理论以及“商标的使用”的具体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及企业本身应如何做才能更好的保护我国涉外定牌加工企业的建议。本文正文部分包括四章。第一章:案情的简单介绍及案件争议焦点。本章主要就“鳄鱼案”进行简介,并分析了案件的争议焦点,即适用《商标法》第52条第1款时是否还应考虑地域性原则、混淆可能性理论以及如何理解《商标法实施条例》第3条“商标的使用”的含义。第二章:涉外定牌加工行为的法律性质分析。本章首先阐述了涉外定牌加工的定义,然后通过与商标平行进口、原始设计加工等相关概念的比较,进而对涉外定牌加工行为的法律性质进行分析。第三章:涉外定牌加工中商标侵权的认定。本章首先就涉外定牌加工中商标侵权问题不同观点分析,通过两种不同观点的比较分析得出案件的关键,进而对地域性原则、混淆可能性理论以及“商标的使用”含义进行更透彻的分析,从而得出本案不构成商标侵权的结论。第四章:本案的思考。本章对如何预防涉外定牌加工行为商标纠纷案件的发生从而更好的保护加工企业提出建议:立法机关应完善商标法相关法律的规定,司法机关审理案件时要从主客观多方面具体分析,企业自身也要做好防御措施,避免违反法律、侵犯他人的商标专用权。
其他文献
近年来,法院调解制度重新获得重视,各地各级法院在司法实践中创造了具有特色的调解程序和措施,本文在对我国法院调解机制的创新进行客观评价和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比较借鉴台湾
社区建设是当前中国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所在。在"有限授权"和"外生性自治"的逻辑下,中国的社区建设始终维系着自上而下的推进方式,缺乏内生发展动力。作为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变
北魏于386年至494年期间定都平城,这一时期国力呈上升时期,封建统治逐渐完善,是北魏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在大同及其周边地区及内蒙古中南部发现了较为丰富的北魏平城时期遗存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了教育改革力度,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我国相关部门也出台实施了很多政策方针,并取得了较好成效。然而从目前高校实际情况来看,在新政
目前,太原市的房地产业已经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但是其发展也面临着各种制约因素,要想使太原市房地产业科学、协调、快速的发展,政府必须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对住房市场进行
目前我国的信用卡发卡量已突破2.5亿张,随着发卡量的不断增长,银行所承担的风险将更大。为了控制发卡风险,降低信用卡的坏账户率,某商业银行在发行信用卡之前,需要对持卡人的资质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国民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不仅能够缩小城乡差距、有效解决“三农”问题,而且有助于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
后税费时代我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乡镇政府作为农村社会的组织者、领导者,再次登上历史舞台。全国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浪潮中,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备受瞩
涂层是一项可赋予织物多种功能性的整理技术,拓宽了织物的用途,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目前在服装和产业纺织品上的应用非常广泛。然而涤纶涂层织物在加工和储存过程中,织物表面
引人入胜的历史题材话剧,不但能激发你去了解相关的历史细节,更能引发你的深度思索。迈克尔·弗莱恩(Michael Frayn)的《哥本哈根》(Copenhagen),对波尔和海森堡在二战期间哥本哈根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