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研究分析建立在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教育投资成本—收益分析模型的基础之上,利用该模型研究我国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以及MBA四个普通高等教育类型投资的个人收益率,并进一步以个人收益率为参考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最终解释了近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投资热现象及其社会原因。最后以发展高等教育为目标,根据目前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率的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从而对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投资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作用。
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目前我国的普通高等教育投资热现象的出现是符合经济学原理的,是投资者理性行为的表现。但从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个人投资收益率分析的结果看,教育投资总量仍显不足,我国仍然是教育欠发达国家。普通高校持续扩招所带来的一些社会现象如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不能够说明我国目前普通高等教育投资总量已经过度,而是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机制不完善导致的结果,进而造成我国普通高等教育质量的下滑,毕业生较难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从而产生了就业问题。
要解决普通高等教育投资发展与就业问题之间的矛盾,我们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要继续增加普通高等教育投资,但是投资渠道和投资方式应有所改变,尽量增加民间资本投资并吸引外资,从而减轻政府公共支出的压力,并且提高个人投资高等教育的积极性。第二是实行普通研究生教育的成本分担制度,进一步解决好研究生教育的收费问题,从而保证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资金投入。第三是完善博士生教育机制,注重提高博士生教育质量,将博士生教育发展成为真正意义的学术精英教育。第四是完善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制度,取消一切对高校毕业生流动的限制,提供优惠的就业政策和畅通的就业渠道,保证高等教育的人才输出渠道畅通,为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