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维迪亚达·苏莱普拉萨德·奈保尔是英国文学中最重要的移民作家。作为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奈保尔对非洲国家的历史发展提出了独特的见解。《河湾》是奈保尔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其中,“丛林”一词出现了70多次。《河湾》展现了多方面的丛林景象以及其中出现的问题。在奈保尔看来,丛林不仅是非洲人民的生活家园,而且也是他们的精神寄托。奥尔多·利奥波德和鲁枢元二者都认为,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过于追求,大自然的整体性发展濒临危机,同时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受到影响,而最终导致人们精神崩溃。第一章主要论述原始丛林的破坏。通过分析水葫芦,殖民者和新总统的对丛林的不同程度的破坏,作者指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维持自然生态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这部小说中,水葫芦破坏了丛林的自然整体性。同时,西方殖民者的侵入和新总统对丛林的肆意操纵导致了一种可怕的情况,即丛林作为非洲人的生活家园不仅处于一种恶性破坏中,而且丛林人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也濒临耗尽。第二章阐述了自然生态失衡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社会生态环境。由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离和扭曲,丛林变成了一个混乱的社会。由于殖民地剥削和丛林内部暴乱活动以及滥交现象和新总统的独裁统治而引起的社会危机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和严重的社会道德观念缺失。第三章讨论了非洲人民在自然和社会生态受到威胁时如何回归丛林的。西方殖民主义的存在使非洲人民不知不觉地抹掉了对历史的记忆,并使其被剥夺了精神根源。自然生态的不平衡和社会生态的混乱使丛林中的人们开始了回归丛林的精神追求之旅。这种精神追求不仅是对传统非洲丛林的坚守,也是一种精神疏离的自我修复。本文通过分析《河湾》中所展现的自然丛林,社会丛林和丛林人们精神信仰危机,并在某种程度上表达了奈保尔对丛林的重生和可持续发展的深切人道主义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