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作为课程的物化产物,在人才培养、积累和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以及促进学生个体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教学改革在教育改革中居于核心地位,教材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美国高中《化学:概念与应用》教材的研究,结合我国具体的国情,吸取精华,为我国化学教材的编制和化学教材内容设计的优化提供一定的启示。本论文主要由五章内容组成。第一章在对国内外化学教材研究的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阐明了本论文选题的目的及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化学学科在科学中的中心地位日益明确,化学教材自身功能的不断发展决定了其自身的建设必然是一个永恒的过程。以美国为引领者的20世纪化学课程改革为我国化学教材的进一步深入和优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第二章在总结国内外理科教材评析方法和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出了高中化学教材分析的基本方法。指出教材分析应以系统方法论为指导,贯彻“部分——整体”分析的系统观点,依据现代课程理论和建构主义等基本理论,确立了教材分析的结构和主要要素,阐明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第三章依据构建出的高中化学教材分析的基本方法,对美国高中化学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内容进行了具体介绍和分析。第四章首先对教材的物理要素进行了分析,之后对教材的外观、图表、文字、语言等审美要素指标进行了分析;由此过渡到对教材中最重要的要素——知识要素,依据教材设计的基本理论,从知识内容、知识过程、知识评价三大维度对教材知识的最深层次的设计特点进行分析;在对教材设计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对其中突出的STSE教育主题进行了具体的总结和研究。第五章依据美国9—12年级科学教育标准,在对本教材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教材的课程理论基本取向,研究了教材内容的综合化和学科化有机统一的设计特点。通过对《化学:概念和应用》教材为主要案例的分析和研究,结合我国化学教材情况提出以下建议:(1)强调学生对核心化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让化学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逐步理解化学和社会、化学和技术、化学和环境以及化学和其他科学和学科的联系。(2)丰富学习素材,设计独特详实的情境,丰富图表设计,注重联系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社会实际,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实用美和艺术美,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情感体验有机统一起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兴趣。(3)突出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注重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体现学生学习形式的多样化,鼓励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4)在教材设计中要综合考虑学生、学科和社会特点,辨证地看待课程知识的学科化和综合化。化学知识的设计应尽量减少单一和确定的内容,努力体现知识的丰富性、关联性和不确定性,体现学生学习的生动性和过程性。论文所做的创新工作主要有三点:(1)在总结研究国内外课程理论和教材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构建出高中化学教材分析方法。(2)依据所建构的高中化学教材分析方法,研究了《化学:概念和应用》教材的整体结构和内容,深入分析了教材要素的设计特点和突出STSE教育主题的设计。(3)结合美国9-12年级科学教育内容标准,对《化学:概念和应用》教材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了分析,进一步分析教材的课程理论基础。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有文献法、案例法、比较法、统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