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67、Her-2、GST-π和P-gp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ky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结直肠癌(CRC)作为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对结直肠癌已经进行了很多的研究,已知的危险因素可被检测和癌前病变可以被及时治疗,但其发病率仍在继续在上升。伴随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寻找与结直肠癌发生、侵袭及转移能力相关的肿瘤标记物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对判断结直肠癌恶性程度和预后及选择不同临床治疗方案都具有重要意义。Ki-67(细胞增殖核抗原标记物)能够准确反映肿瘤细胞的增殖情况。Her-2是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一种,其过表达能对肿瘤细胞的增殖、转化及侵袭产生影响。GST-π(谷胱甘肽 S-转移酶π)和 P-pg(P-糖蛋白)与肿瘤多种药物耐药的产生密切相关。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Ki-67、Her-2、GST-π和P-pg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判断结直肠癌恶性程度,以及相互之间的相关性,为结直肠癌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价值。  方法:  收集自2015年10月至2017年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肛肠外科就诊的127名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在进行了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后,所有患者都以治疗的目的采集标本,并从生物材料中提取组织学切片,同时获取患者详细的临床资料。结直肠癌患者标本由病理科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Ki-67、Her-2 、GST-π和P-gp蛋白表达情况。按照一定的标准将 Ki-67 表达情况进行分组: Ki-67 阴性表达组和Ki-67 阳性表达组,对比两组的临床病理特点间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Her-2表达与否进行分组:Her-2阴性表达组、Her-2阳性表达组,比较两组间临床病理特点之间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按照 GST-π 表达情况进行分组:GST-π阴性表达组、GST-π阳性表达组,比较两组间临床病理特点之间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P-gp表达情况进行分组:P-gp 阴性表达组和P-gp阳性表达组,比较两组间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用Spearman相关分析明确Ki-67、Her-2、GST-π和P-gp 的表达是否具有相关性,并对具有相关性的指标进行联合检测,明确其在结直肠癌的肿瘤生物学行为及临床病理学特征的预测意义。  结果:  1、结直肠癌Ki-67、Her-2、GST-π和P-gp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75.6%、67.0% 、73.2%和 77.1%。  2、结肠直癌组织中Ki-67 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与性别、肿瘤大小、部位、年龄无相关性(P>0.05)。  3、Her-2 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与性别、肿瘤大小、部位、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病理类型无相关性(P>0.05)。  4、GST-π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与性别、肿瘤大小、部位、年龄、浸润深度、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无相关性(P>0.05)。  5、P-gp 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明显存在相关(P<0.05),与性别、肿瘤大小、部位、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病理类型无相关性(P>0.05)。  6、结直肠癌组织中 Ki-67 与 Her-2之间的表达不相关,P-gp与Her-2之间的表达也不相关。Ki-67与GST-π和P-gp的表达呈现正相关,联合Ki-67与GST-π和P-gp检测能帮助明确结直肠癌的恶性程度。  结论:  1、结肠直癌组织中Ki-67 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明显存在正相关,反映结直肠癌肿瘤细胞的增殖状态,可作为判断结直肠癌的侵袭性和评估预后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2、Her-2 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明显存在正相关,可以为判断结直肠癌侵袭性提供临床参考价值。  3、GST-π 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正相关,P-gp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明显存在正相关,均可以作为判断结直肠癌侵袭性和恶性程度的指标。  4、结直肠癌组织中Ki-67与GST-π和P-gp的表达呈现正相关,表明在结直肠癌的发展进程中三者之间具有相互作用。  5、对Ki-67 、GST-π和P-gp 联合检测有助于进一步明确结直肠癌的恶性程度及侵袭性,对临床结直肠癌诊治以及估计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   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的应用为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再生和功能重建提供了全新的治疗思路。目前应用NSCs修复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主要有移植外源性干细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占全世界人口的1[%]-2[%],约占我国人口的3.2[%],是急慢性肝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约70[%]-80[%]的感染者转为慢性,其转归和肝硬化及肝细胞癌有密切关系[1],在美国,HC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与盐酸贝那普利对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治疗后1个月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2017年12月-2018年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